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85058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9.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课件(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题型指导考前提分,专题一 选择题专项指导,题型一 化学与STSE 一、化学与环保 例1(2015湖北仙桃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 m)的细小颗粒物,PM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D.对于某些白酒中混有的少量塑化剂,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解题指导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是最有成效的科学,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渗透着化学

2、。要注意积累化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并注意理解常见的化学概念,如石油的分馏与裂化、裂解、煤的干馏等。,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方法拓展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而不是指空气中的胶体粒子,更不是指空气中的有毒物质。 2.误认为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一定是CO2,其实CH4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3.误认为pH7的雨水就是酸雨;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正常雨水中由于溶解了CO2而使pH7。 4.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能认为CO2是大气污染物。

3、5.误认为“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实际上“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是“防止污染”而不是“治理污染”。,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对点训练1(2015四川绵阳检测)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B.通过铝热反应回收金属铝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D.直接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二、化学与能源 例2(2015湖北襄阳

4、调研)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的主要转化途径及主要产物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本质上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B.由纤维素水解获得的乙醇所具有的能量属生物质能 C.生物质裂化获得的汽油、柴油等属于纯净物 D.由植物秸秆等发酵获得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解题指导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能量或能源问题的章节主要有: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电化学、煤和石油等。对于能源问题,考生们必须注意以下转化关系:,题型一

5、,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方法拓展解关于能源问题的题目,要了解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开源节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节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节约油气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 (2)开发新能源:开发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等最有希望的新能源。这些新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三、化学与生产、生活 例3(

6、2014海南高考)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解题指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日趋密切,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随处可见。高考化学试题对这方面知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包括无铅汽油、可降解饭盒、无磷洗衣粉、含氟牙膏的使用,旧电池的回收,食用含碘盐,明矾净水及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钢铁腐蚀,各种新型电池等。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原理的应用。,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

7、,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方法拓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问题的考查角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环境污染问题;(2)能源问题;(3)材料问题;(4)食品安全问题。考生在考前要对这四类问题综合归纳整理。,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对点训练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答案,解析,题型二 NA的计算与应用 一、NA与物质的聚集状态 例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

8、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是2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 解题指导首先分析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气体体积是否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判断各选项的正误。,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方法拓展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物

9、质的聚集状态与所处状况有关,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SO3等物质均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2.气体的体积与所处的状况有关,某种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2.4 L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1 mol,而在非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在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对点训练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10、L O2所含原子数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5 g甲基(CH3)所含的中子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1 mol CHCl3约为22.4 L D.标准状况下,将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后,体系中的分子总数为3NA,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二、NA与粒子的组成 例2(2015高考模拟题改编)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6 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1NA B.0.012 kg 14C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78 g苯含有 的数目为3NA D.常

11、温下,16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解题指导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物质的组成,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粒子数、分子中含化学键的数目等。,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方法拓展1.物质组成中分子数、原子数或离子数的准确判断是解答A选项这类问题的关键。高考常涉及的物质有: 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 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 混合气体中原子数的判断。如混合烯烃、环烷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 2.关注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质子数是分析B选项这类问题的关

12、键。如D2O、T2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 gmol-1、22 gmol-1,所含中子数分别为10、12。,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3.准确判断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是避开C、D选项这类陷阱的有效方法。中学中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为: 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石墨中含有1.5NA CC

13、键,1 mol CnH2n+2中含有(2n+2)NA个极性键、(n-1)NA个非极性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

14、,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三 离子反应 一、离子共存问题 例1(2015河北保定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解题指导判断离子共存的“五大注意” (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能”、“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注意题干中

15、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10-7 molL-1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大于110-7 molL-1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5)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

16、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解题指导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抓住四个“两”,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答案,解析,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题型八,题型九,题型十,题型十一,解题指导离子推断题的解答在于掌握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 方法拓展离子推断过程中的“四原则”,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题型四,题型五,题型六,题型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