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84895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临床变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定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Bell palsy),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患者是在(局部受风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亦在脑神经疾患中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这可能是面神经麻痹发病的内在因素。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只能容纳面神经通过,所以面神经一旦缺血、水肿就导致面神经受压。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均可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出现面肌痉挛。面神经炎的早期病理改变

2、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分较为显著。二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起病形式+临床特点)1 起病形式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常为单侧,极少双侧。起病急,常于晨起刷牙、洗脸时发现流涎和口角歪斜。病初可伴有麻痹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下颌角的疼痛,也可无自觉症状。症状于数小时或数天达到高峰。2. 临床特点甲(典型周围性面瘫体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下眼睑外翻而泪液外溢;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漏出白色巩膜称Bell征(Bell sign);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

3、涎外流;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由于口轮匝肌瘫痪使鼓腮或吹口哨是漏气;颊肌瘫痪,食物易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患侧)流下;泪点随下眼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乙面神经损害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A. 膝状神经节前损害,因鼓索神经受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特殊:膝状神经节病变除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味觉障碍外,还有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称Ramsay Hunt综合征,系带状疱疹病毒所致。B镫骨肌神经以上受累,出现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过度回响。C.茎乳孔附近病变,则出现上述典型的周围性面瘫体征和

4、耳后疼痛。丙起病1-2周开始恢复,1-2个月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少数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全者可产生瘫痪肌痉挛、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如瘫痪肌挛缩可引起患者眼裂缩小,唇沟加深,口角反牵向患侧。联带运动使患者瞬目时患侧上唇轻微颤动;露齿时患侧眼睛不自主或试图闭眼时患侧额肌收缩;咀嚼时患侧眼睛流泪(鳄眼征)或颞部皮肤潮红、发热、出汗等。三鉴别诊断1.中枢性面瘫 大脑或脑干的病变(如肿瘤、脑卒中)引起的面瘫为中枢性面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鉴别表1. 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神经元的部位同侧下运动神经元对侧上运动神经元面瘫范围全肌面瘫眼裂以下面肌瘫蹙额皱眉不能完成正常眼闭合不全明显正常或轻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正常偏

5、瘫及其他神经症无常有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鉴别表2.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面瘫程度重轻症状表现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病罩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两侧中枢支配),蹙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病罩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留;常伴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舌下神经瘫恢复速度缓慢较快常见病因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和脑部肿瘤2.Guillain-Barre(吉兰-巴雷)综合征 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为双侧性,伴有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和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其他 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腮腺炎、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肿瘤等所致的周围

6、性面瘫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和病史。颅后窝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慢,且有其他脑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莱姆病可有伯氏螺旋体感染导致面神经麻痹,有蜱叮咬史,常伴发热、皮肤游走性红斑或关节炎史,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可证实。四治疗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卡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A. 药物治疗1. 肾上腺皮质激素 发病1-2周内尽早使用,以减轻神经水肿、受压:a)泼尼松 30-60mg/d ,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服5天,以后7-10天内逐渐减量。 b)地塞米松0.75-1.5mg,口服,每天3次,连续7-15天;或地塞米松5-10mg/d,静脉滴注,连用7-1

7、0天。2.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可选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u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有利于神经髓鞘恢复。(亦可使用地巴唑)3. 抗病毒药 如系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Ramsay-Hunt综合征,可口服阿昔洛韦0.2g,每天5次,连服7-10天。(亦可口服无环鸟苷)B.理疗急性期在茎乳孔周围行热敷、红外线照射、超短波透热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高压氧治疗也很有效。C.康复治疗尽早用手按摩面肌肉,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可对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目、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次5-10分钟。恢复期可做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D.预防眼部并发症用眼罩、眼药水、眼药膏等,保护角膜,防止结膜炎。E.手术疗法一年以上为恢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面神经减压术或面-舌下神经、面-副神经吻合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