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84590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以上海奉贤化工区为例(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以务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 民失去了土地,就业面临了新挑战。如何让开发区内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使劳动力顺利转移,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和 重点问题。 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会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 谐。本着让开发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新 形势下,本文从研究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针对上海奉贤远郊化工区的劳动力就 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开发区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

2、特点、转移的方式,以上 海奉贤化工区微观的角度分析引起开发区内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应用国 内外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理论进行分析, 探索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新途径和新渠道, 最终提出解决上海奉贤化工区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方式和对策、思路。本文的写 作目的是使开发区内的劳动力有序的流动和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 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背景一:上海的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上 海的城市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 截至 2008 年底, 上海总人口为 1888.46 万人,城镇人口为 1216.56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为

3、 64,高过于中国 45.7%的城市化率。如果按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 (Ray M Northam)概括的生长理论曲线(Logistic Curve)的结论,上海的城市化 进程已经进入中期阶段, 即加速发展阶段 。 城市的加速发展, 城市人口的激增, 宋国庆.广东省经济转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分析和特征研究J.南方经济,2003,10:75-77.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2 必然引发就业、社会福利、环境等问题。研究劳动力转移方式是解决就业的关 键问题。 背景二:研究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是当前解决上海农村“三农”问 题的关键。当前, “三农”问题已成

4、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上海, 随着开发建设步伐的推进,要征用大量的土地,上海人多地少,在农村滞留了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在上海开发区范围内,农民被征地后,失去了土地, 失去了谋生的手段,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三农”问题是要解决农民最根本的利 益问题,再就业是摆在失地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发各 种矛盾。所以要研究上海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让这部分群体真正从农 业中转移出去,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一体化” 的发展。 背景三:研究开发区内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能更好的解决在开发建设中凸 现的社会矛盾。就业是人生之本,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可以更好的

5、解决社会矛 盾。以奉贤化工区为例,2009 年底,户籍人口为 1.2 万人,非农人口(已办理 镇保的人口)占到 85,失业率每年有小幅增长。老百姓不能充分就业,信访、 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产生。从 2009 年上海奉贤化工区的信访数据可以表明,反 映就业问题的信访件高达 104 件,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农民要求就业的诉求 非常高。随之而来的由于失业、再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年增加。所以,研 究开发区内的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可以更好的促进地区的稳定,缓解由于社会 矛盾引发的各种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 背景四:上海农村人口结构的转变。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是近年来 上海人口结构转变的最大特征。从图

6、11 的数据可知,从 2000 年起,上海的 农业人口有下降的趋势,2000 年至 2007 年之间,农业人口减少了 47,非农 人口的比重逐年呈小幅上升。农业人口减少的特征在上海农村奉贤也很明显。 从图 12 的数据可知,奉贤的非农人口呈小幅上升趋势,农业人口的减少的主 要是因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农业人口的户籍性质发生了转变,农民被征地后, 身份由农业户口转变成了非农业户口。人口结构的改变引发了新的就业问题, 也使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研究成为新时期的新课题。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3 图 11 上海农业及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 图 11 上海农业及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

7、数据来源: 上海统计年鉴 2009调查数据 0 10 20 30 40 50 60 2006年2007年2008年 年末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单位:万人 图 12 上海奉贤化工区农业及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 图 12 上海奉贤化工区农业及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 数据来源: 奉贤统计年鉴2009 、 奉贤统计年鉴2008 、 奉贤统计年鉴2007调查数据 二、研究的意义二、研究的意义 “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就业是农民最关心的话题。奉 贤作为上海的农业大区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奉贤的发展阶段、 具体情况同市中心城区、周边郊区有很大的差异,就业和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 农村地

8、区和远郊区的自身特点。由于开发建设,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身份有了 转变,但是农民的生活方式、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并没有改变。被征地农民 失去土地后,就业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在奉贤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0年2007年2008年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单位:万人 年末户籍人口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4 设 2010-2012 年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中就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 长效机制。让农民增收,必须让农民就业,必须做好劳动力的转移工作,通过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拓宽非农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的岗

9、位,让奉贤化工区的 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本文通过从奉贤化工区这个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被征 地农民劳动力转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 了拓宽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渠道,探索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最终使农 民实现充分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可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分析:(1)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种类、现状、问题与对策;(2)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因素及对策;(3)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4)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 转移方式问题;(5)农民素

10、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影响;(6)农业机械化 对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影响;(7)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8)小城 镇发展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9)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途径;(10) 应用比较生产率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最具代表性的的观点有:朱农(2005)认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大 规模的农村向城市(乡、城)劳动力流动 。而这种流动会带来收人的提高、产业 的升级换代,最终推动现代部门发展。在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束缚在有 限的耕地上, 不把他们从农村转移出去合理的运用, 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使劳动力得不到发挥,而且使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社会财富的消

11、耗者。随着人口 的持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加之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剩余劳动力还将 会有递增。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耕地上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中国农业劳动 力数量与土地、资本等资源对比状况决定了农业中无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刘乃 全(2005),陈家富(2004)等人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 常志有.郭雪莲.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综述J.经济师,2007,5:186-187. 白建宜.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4,3:25-28.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5 工业化初期快速扩张的产物。劳动力转移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劳动

12、力性质 本身没有变化,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保留着土地,是一种“离乡不离土,进厂 不进城”的兼业式转移,是农村劳动力的初级转移或称之为劳动力的“一次转移 。“一次转移”的特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区,由 于劳动力自身受教育的程度、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主要集 中于制造加工、建筑、商业服务业等。劳动力流动的表现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向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的流入,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入。农村劳动力“二 次转移”,也可称为劳动力的再转移,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依托市场机制调节和政策引导,实现农村 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

13、产业向资金、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转移, 职业流动、身份转换和居所迁移同步发生,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城镇成 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任太增,李刘艳(2004)认为,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 城市化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进城谋生的农民越来越多, 农民的大量进城,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时期,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因此得到快速提高,但城市化的质量却令人担忧 。李勋来, 李国平(2005)认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考察,可以从转移源头、转 移空间、转移渠道三方面进行解读,从人的因素、制度因素、容量因素方面进行 分析。胡少华,刘欣(2

14、005)认为,我国目前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兼业型、体力型、 富余型、无序型、无助型、弱势型。赵耀辉(1997)提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 非农参与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促进劳动力外出。苗瑞卿等(2004) 提出户籍 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们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途径。 国内学者研究的内容归纳如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存问题、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1)转移的出发点不规范,转 移方式受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负担的制约,农业收人低下。大力发展小城镇, 推进城市化进程。(2)转移方式自发性,无组织、秩序混乱。受劳动力本身素质 的制约,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潜在

15、的就业机会。(3)转移的渠道单一、 直接受地域影响,转移成本的制约,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4) 刘祖春.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3-75. 王瑞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思路J.理论探索,2004,1:53-58.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开发区劳动力转移方式研究 6 转移的地区差异大,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收人的不平衡。资金短缺的制约。 深化制度革新,保证农业劳动力有效的转移 。(5)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散,转移道 路产生偏差。乡镇企业发展与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的不对应,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6)转移过程的社会环境制

16、约,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7)转移城市自身 的严峻就业形势,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8)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9)积极开展有组织的跨省和跨国际的劳务输出。 二、国外的研究综述 自20世纪50年代, 国外发展经济学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和农村 向城市迁移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静电的理论。农村劳动力转 移可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曾引起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者的广泛关注,有 关的文献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推一拉”理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费 一拉模型”和“托达罗模式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他把一国人 口划分为两大类:即从事物质财富或国家具有实际效用和价值的物品的生产的 人,以及不生产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