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3563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上报0730)(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一、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织领导机构1二、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试题类型及评分标准6三、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职责和工作纪律12四、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赛场纪律14五、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须知16六、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序号和座位确定办法17七、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18八、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日程安排20i一、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气象行业气象测报技能竞赛)组织机构(一)竞赛组织委员会1、

2、人员组成主 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宇如聪副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 宋 建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 盛明富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 赵大铜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 王晓云委 员: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世英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江 南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 洪兰江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副司长 于玉彬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 曹晓钟成都气象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 何建新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竞赛处处长 贾伟一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工会主席 岳春山2、工作职责负责竞赛重大事项决策、竞赛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审定。(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1、人员组成主 任:中国气

3、象局综合观测司 赵大铜副主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曹晓钟成都气象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 何建新成 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陈庆华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赵志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张雪芬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冯冬霞成都气象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 董一平2、工作职责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负责组织编制竞赛实施方案;协调、落实、检查与竞赛相关各项目的执行情况;负责竞赛组委会的日常工作。(三)竞赛试题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曹晓钟副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张雪芬成 员:由竞赛组织委员会具体确定人选。2工作职责负责编制各项竞赛试题;负责在竞赛过程中

4、对竞赛试题及答案进行技术解答;负责竞赛试卷的监管、保密;负责竞赛自动站设备的监管、布置、维护等。(四)竞赛裁判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曹晓钟副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张雪芬成员:包括监考人员、阅卷人员、记分人员,由裁判长和副裁判长具体确定人选。2工作职责监考人员负责监督各考场竞赛纪律;阅卷人员负责各项竞赛答题的审阅、打分;记分人员负责将各项竞赛答题计分、记录、归总。(五)竞赛监审组1人员组成组 长: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工会 岳春山副组长: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赵志强成 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 刘季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待 定中国气象局人事司 1 人中国气象

5、局驻局纪检组 方 勇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冯冬霞2工作职责负责监督裁判职责、监督考场秩序、监督违纪人员处理、监督竞赛评卷计分;负责竞赛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向组委会提出处理意见。 (六)竞赛宣传组1人员组成组 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洪兰江副组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李 晔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赵志强成 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林业气象部 伯 杨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 朱长虹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冯冬霞成都气象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书记 张斌兵华风气象影视集团 1 人中国气象报社 1 人2工作职责负责宣传报道竞赛前期筹备、竞赛现场等新闻。(七)竞赛会务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陈庆华

6、副组长:成都气象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 董一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汤志亚成 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马尚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刘 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卢会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徐 俊气象探测中心 杜月英气象探测中心 张 琳2工作职责 负责安排住宿、饮食、布置赛场等后勤及会务事项;负责获奖证书的制作、管理;负责工作证、参赛资格证的制作、发放等。负责考试用具的监管。二、第七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试题类型及评分标准(三个竞赛科目,满分450分)(一) 地面气象观测分“观测基础理论”、“云天观测”两部分,共200分。1、 观测基础理论笔试,闭卷考试,满分17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1) 竞赛内容:序号

7、竞赛内容比例说明1大气科学类相关知识15%天气学相关知识、大气物理学相关知识、气候学相关知识、大气探测学相关知识和大气化学相关知识。2地面观测基本知识2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6版)(世界气象组织)等气象观测基础理论知识。3计算机与网络5%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常用办公软件基本应用知识、通信网络相关知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操作、数据库基本知识。4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办法、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5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相

8、关5%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和试点工作方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补充规定、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数据文件格式。6综合观测发展规划及思路5%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7自动化观测相关8%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降水观测规范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试行)、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8观测设备维护保障相关知识20%观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9数据质量控制与气象资料应用9%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自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注:以上资料中如有表述不尽一致之处,一律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补充规定为准。

9、凡涉及业务调整的内容,以调整后的规定为准。)(2)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3) 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60题,满分30分,每题0.5 分;多项选择题60题,满分90分,每题1.5分,多选、少选的不得分;判断题100题,满分50分,每题0.5分。题型数量(个)每题分值(分)总分值(分)单项选择题600.530多项选择题601.590判断题1000.550-220-1702、 云天观测分“现场目测”、“看图识云”两种形式。共30分。(1) 现场目测目测,闭卷考试,满分10分,考试时间5分钟。分3组同时进行,各代表队的第1、2、3号队员分编在第1、2、3组。 观测项目:总云量、低

10、云量、云状、云状编码、现在天气现象编码。 评分标准:标准答案以裁判组的答案为准。总云量1分、低云量1分、云状4分、云状编码3分、现在天气编码1分;总云量、低云量在标准答案范围内的得分,否则不得分;云状错记、漏记、多记的,每错一种云扣1分,扣完为止。完全错误的,不得分;云状编码每错1个扣1分;现在天气编码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2) 看图识云闭卷考试,满分2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答题要求:按照云图照片文件名的编号,在答卷上写出对应的云状(不考虑云状顺序)。 评分标准:每幅云图1分。云状错记、漏记、多记的,每错1种云状扣0.5分,扣完为止。完全错误的,不得分。(二) 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现场闭

11、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根据竞赛试题内容和试题要求进行判分。1、 竞赛内容:自动气象站相关设备现场维护、自动气象站相关设备故障诊断。具体包括:自动气象站硬件设备拆卸与安装、自动气象站传感器检查、清洗与维护、自动气象站采集系统检查与维护、供电系统检查与修护、防雷系统检查与维护、自动气象站通讯系统检查与维护、自动气象站配套业务软件的安装、卸载和相关配置、自动气象站维护工具使用等。2、 考试形式:自动气象站生产厂家提供新型自动气象站设备,参赛队员根据进入考场后所发放的纸质试卷,完成试题的填写或现场操作。考试分为6组,每组16人同时进行考试,每组考试时间30分钟,15分钟设备准备时间。每个考场由2个裁判对考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现场裁决并计时,裁判与考生不能来自同一省份。3、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提交试卷和现场操作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以竞赛试题要求为准。分数相同时,操作完成时间短的排名在前。(三) 计算机综合处理闭卷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 竞赛内容软件安装、参数设置、模拟自动气象站实时运行及业务值班处理、观测数据录入维护、编发气象电报(重要天气报)、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形成上传数据文件、形成A文件、A文件维护、A文件质量控制、J文件审核,答卷以形成的数据文件和答题卡为准。数据处理及软件操作以国家基本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