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083283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课程的基本课时分配比例 鉴于目前国内动漫游戏职业教学的现状,我们经过凋研以后建议:将美术基础类课程、专业 基础类课程、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课时模块分配比例大致设定为l :1 :2 ,强化专业设计类课程。 完全根据行业的工作特点设置专业设计类课程,是最适合采用案例化模式进行教学的,也是 培养切实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关键所在。因为通过完全模拟现实工作模式和技能标准的教学, 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至关重要。美术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可以看做是为进行 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基础。美术基础类课程侧重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本的造型表现能力,具备基本的美术欣赏水平

2、;专业基础类课程侧重于 培养学生掌握使用器材、软件和工具的能力,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操作要领;专业 设计类课程侧重于学生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具备根据目标要求,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能 力,具备综合运用设备、软件和材料等资源的能力,掌握完成案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标准和技术 要求。学生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应该在这类课程中同步完成。 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实训的课时比例,宜设定在1 :1 0 左右,以实训为 主,在实训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单纯的理论课程宜少宜精。这也是我们通过 调查研究高职学生的普遍学习特点以后,总结出的建议。因为职教学生并不特别适合传

3、统的偏 重系统性理论的教学模式,而且高职教学同本科教学应该有本质上的区别,更需要侧重强化技能 培养,社会对于此也是有迫切的需求的。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蓟一一- 一一一 上海电机学院高教研究所李晓军黄克孝 以市场为导向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办学方略,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 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市场的要求,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创新课程建 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当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 与设计课程结构,以及评估课程结果四个方面的工作,本文就从这四个角度来阐述如何开展以市 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 一、

4、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的大方 向教育性质、专业类别和培养人才的类型、层次、规格的要求,即服务对象及其要求的确定。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课程目标,就是要明确服务对象的就业市场与生源市场,并努力培育教育资源 市场。这三种市场既为课程目标提供了宏观背景,也为课程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来源。 ( 一) 确立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 美国课程开发专家泰勒在其著名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 的三个来源,即社会、学生与学科。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里的社会来源主要是指就业市场, 专题论坛论文 学生的来源主要是指生源市场,而学科的来

5、源主要是教育本身的资源市场。 1 社会维度:就业市场 面向各类产业、行业、企事业之技术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经济目 标就业市场的定位。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高低是其课程经济目标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这种 定位通常是通过专业设置课程的定向组合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通常不按学 科,而按职业领域和工种划分专业,有针对行业的、职业大中4 , 类的,甚至职业岗位的。根据 我国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缺乏的状况,高职院校的特质或发展方向应以培养高素质的“技 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任务,兼顾“职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其侧重点和兼顾程度视国家与地 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6、从而办出各自的特色。 2 学生维度:生源市场 各类教育除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外,均还有为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功能,这是教育发展的 两条基本规律的体现。给予学生或学员持续的生涯发展可能是高职另一重要课程目标。市场经 济的高度发展让个体有充分的选择和发展机会,高职课程也必须提供这种可能性,高职院校也必 须有生源市场的正确定位,使不同来源与情况的生源各得其所,都能成功发展。 3 学科维度:教育资源市场 我国的高职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市场,资源短缺是普遍的现象。市场经济 的等价交换法则,让我们必须以有效的服务去换得教育资源。产学合作不能只是单向索取,要有 切实的成果,这样才能深入与持久。因此

7、,课程目标不仅要考虑现有资源,更应考虑资源市场的 开发。 ( 二) 确立课程目标的具体策略 当前课程目标的确立已经由以前的“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 目标的确定就要求课程目标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具体的策略可以分为三步: ( 1 ) 市场调研阶段,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应当具备哪些能力, 能力的程度与标准是什么等等,以此作为确立课程目标的客观依据。 ( 2 ) 专家论证阶段,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具体情况,请有关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 诊断分析与论证,为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 3 ) 制定课程目标阶段。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学

8、科教师研讨,并根据本专业的 具体要求和确定的能力设置课程目标。 二、以市场为导向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规定了育人活动的内容及其深广度。各级各类教育都以各自独特的课程标准选择 课程内容。任何教育的内容都具有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要素。在课程方案中,体现课程内容性质 与方式的课程类型的选择和不同比例,形成了教育活动质的区别;课程内容各要素的不同广度与 深度形成了各自层次级别的区分。 ( 一) 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1 以市场需求为准绳,“就业为主、兼顾发展”选择课程内容 首先,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掌握需求状况与规格要求,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开发的 必经阶段。这改变了过去只是依据学科体系和进行经验式、

9、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式开发,对 强教改加强科研提高质量 于提高就业率十分有效。其次,必须进行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分析。包括在进行教学分析时,对 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基本状况以及心态、期求等个性发展各方面都要进行分析,这样才 能兼顾他们生涯发展的需求。 2 多种课程类型并设 基础与专业、实用与拓展、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活动、显性与隐性、必修与选修、实作与模拟等 按需并有所侧重。 “课程类型”即按课程内容的性质、实施方式和灵活性划分的课程种类,课程类型的选择要 既不违背共性( 规律) ,又有个性,从而体现高职院校的特性。 3 重视证书的地位与选择 各种证书是学历、学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标志。高

10、职院校要在繁多的证书中,选择符合市场 需求的证书,并将证书标准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标准中,以提高就业率和效率。 ( 二) 以市场为导向课程内容的主要特征 1 强调实践课程 课程中既有基于实践而来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有实际训练学生能力的内容,包括实习和企业 参观等。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等有关社会机构参观学习,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通 过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宽厚的能力基础。而且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与实践操作的能力,更要为未来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 合作能力等都得到提升。 2 强调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对满足学生需求,发掘

11、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 高学生全面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就更需要加强选修课程建设,以适应市 场千变万化的形式。为此,一方面要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灵活性。另方 面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更新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3 强调职业指导课程 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重视职业指导是它们的一条普遍经验。职 业指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而且能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 职业态度与就业从业倾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指导课程的开发,这是适应市场的必然 要求。 三、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与设计课程结构 为了便于教育活动的顺利

12、进行和保证质量的有效提高,应采取最佳形式安排和编写所选择 的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各科目种类、应占时数、先后顺序、进度与配合等,也就是要进行课程结构 和模式的设计。 (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组织结构设计 应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基础 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结合、显性课程和隐 性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 专题论坛论文 1 创建能涵盖多种市场需求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 整合各种课程模式之长是“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宗旨,形成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个性 化的课程结构。它运用模块比( C B E 活动课程模式

13、的阶段式模块课程) 、综合化( 学科课程的现 代发展) 、阶段化( 学科课程的) 和个性化( 活动课程的) 等多种技法,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采取 模块化的组合形式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按照技术能力分析,实施或知识的、或知识与技能的等 多种多重的综合,形成以技术学科课程为主体的综合课程;按基础、定向、专长的技术能力形成的 顺序分阶段实施,安排学科与活动结合的阶段化进程,实现学习者方向多目标的个性化,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以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项目为线索,创建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模式创新,要依据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特定专业范围 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的程序为线

14、索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对原有学科理论体系按技术活动的要 求进行分解、充实、更新,设计新的、按实际的或模拟的“技术活动项目”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活动 项目”为单元的课程体系。这是一种为克服单纯的学科本位( 如以理论课程为主线、以单科课程 为主的“传统职教课程模式”) 或活动本位( 如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的 缺陷,而同时发挥两者优点的“整合型”新课程体系。它是以学科与活动双导向观指导下的课程 内容构建技术学科与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并列、并重的亚系统有机组合成技术教育特有的课 程内容体系。 3 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 精品课程是具有技术教育特质的创新课程,其前提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

15、鉴市场运作方式 进行构建。精品课程的建设,只有集最新理念和改革成果进行再创造才能成功,而其中主要是在 课程结构的创新。 ( 二) 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活动方式设计 课程活动方式是课程的外在表现,是从育人方案过渡到育人过程( 教学活动) 的连接点,它 是教育机构培养人时实际使用的、可操作的一系列方案和文件教育机构实际使用的教学计 划( 又称课程标准总纲) 、教学大纲( 又称分科标准) 和教材(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参考书、电 子学习包等) ,以及各种制度、规定、规划、条例和评价标准与办法等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文 件,甚至还应包括教学设施、软硬件设备、教育人员队伍等的设计方案与文件。 1 以学

16、习者为主体选择开放型课程活动方式 高职院校课程活动方式设计的要点,是如何汲取实践活动导向课程的长处以学员从事 具体的技术活动项目为载体。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要确立学 习者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意味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水平,要结合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意味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采取一种开放型的课 程活动方式。这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与优势特长。 2 转变办学模式,积极开发市场 以境内外的人力资源市场与高职教育市场为准绳,开发和占领生源与就业市场、人力资源市 场。“双元制”的实质是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德国的“离开 了企业的环境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观念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值得高度关注。据此,“订单 式”培养模式的完善也可是中国式“双元制”的一种。 强教改加强科研提高质量 3 实施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的改革必然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