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82550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1效用与边际效用(utility,marginal utility)答:(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

2、者消费者在消费或拥有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某种物品的效用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和偏好。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效用值可以用基数也可以用序数加以度量,这取决于效用理论的假定。不同的效用理论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主要有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2)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其表达式为:其中,为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数

3、量,为总效用函数。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时,边际效用也可以表示为:2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答:广义的功利主义是指一种强调功利价值,以功利为衡量事物价值尺度的思想文化现象。它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理论学说,也可以表现为现实生活中支配人们行为的心理趋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狭义的功利主义是指西方一种以人类行为的结果是否产生幸福作为道德判断标准的伦理学说。英国哲学家吉米边沁在1789年的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中将“功利主义”定义为:“该原则是指根据行为是否具有增进涉及切身利益的当事人的幸福的趋势来肯定或否定各种行动,或者说,是以能否促进幸福来评价行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4、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用公式表示为,其中为边际效用,为消费量。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作用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4收入和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demand shifts from income and other sources)答:需求变动是

5、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需求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体需求状态的变化。5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答: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的偏好的,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实际上生来就是不可计量的并且即使计量也没有意义,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的顺序,而

6、不能用基数1、2、3来表示它们量的大小。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自己的分析工具,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即可找出实现消费者均衡的具体条件。6等边际法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答:等边际法则是基数效用论中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其内容为:在消费者收入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或者说,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该消费者就会得到最大的效用或满足。等边际法则的公式表示为:7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market demand vs individua

7、l demand)答: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是两种不同的需求形式。个人需求是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1)个人需求是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并在特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2)市场需求是在某一特定市场和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特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8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答:收入弹性一般是指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在某特定时期内,某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率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函数,即,

8、则收入的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以将所有的商品分为两类:的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为劣等品,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在正常品中,的商品为必需品,的商品为奢侈品。9替代品、互补品和独立品(substitutes,complements,independent goods)答:交叉价格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按不同商品间的交叉价格弹性,商品之间的关系分为替代品、互补品和独立品。(1)替代品是指功能或用途相同或相近,在效用上可以相

9、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替代品之间会产生对客户、消费者同类需求的争夺与竞争。例如牛肉和羊肉、圆珠笔和钢笔、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品。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作同方向变动,因此替代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为正数。(2)互补品是指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如照相机与胶卷、录音机与磁带、汽车与汽油等都属于互补品。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则

10、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因此互补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为负数。(3)独立品独立品是指销售状况不受其他产品的销售变化影响的产品。互为独立品的两种商品,一般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一个独立品带给消费的效用只随这一种商品的变化而变化,与其他商品无关。例如,面包的效用无法替代服装效用,多吃面包不会少穿服装。独立品可分为完全独立品(如日光灯与空调)与条件独立品(如日光灯与书籍)两种。10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答:(1)替代效应

11、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比如,商品价格提高,而商品价格不变,这使两种商品比价发生变化,即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由于商品与商品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就是进行商品购买的替代,增加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商品的购买量,这就是替代效应。假设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则价格变动使需求量改变可以看成纯粹是由替代效应引起。(2)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价格下降可

12、能产生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变商品的购买量。比如,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名义收入虽没有变化,但实际收入降低了。这样消费者将因为实际收入降低而改变对商品和的购买量,这就是收入效应。(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需求曲线斜率的解释某种商品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同方向的。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同方向作用下,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减少,这说明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但也有些商品当其价格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不是同方向起作用而是反方向起作用的。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反方向变化的情况下,替代效应的绝对

13、值一般会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因此,价格降低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产生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在这两种效应反方向起作用的情况下,价格降低会导致需求量的减少,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需求曲线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非正常的需求曲线,具有这种特征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11益品与害品(merit goods,demerit goods)答:益品也称为价值品、优效品或优值品,是指从道德角度看对人们身心健康有利的商品,是社会希望鼓励供应的产品,如对低价住房的补贴、教育等;相反,普遍认为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有害、社会希望加以阻止供应的产品则为害品(也称为无益产品或劣值品),如烟

14、酒、毒品等。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不能够完全认识到益品对其带来的利益,因此,消费者对益品的评价往往低于合理评价,表现为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才愿意去购买。相反,有些人对害品的评价则高于合理评价,愿意花较高的价格去购买。12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答:价值悖论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的有关物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适得其反的现象,他认为:“水的用途最大,但几乎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钻石虽几乎无任何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也就是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如水)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

15、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如钻石),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价值悖论用来说明交换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与稀缺的钻石相比,水资源相当丰裕,因此,人们对最后一单位水的相对购买愿望就很小,即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这就决定了水的交换价值(或价格)要远远低于边际效用很高的钻石。价值悖论支持了微观经济学的范式转变,使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心从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分配领域。于是交换成为微观经济活动的焦点和主要环节,经济行为的目标从价值创造领域转向价值分配领域。经济活动追求静态均衡,经济资源的配置以帕累托效率为标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被抛弃,边际效用价值论被推向极致。1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却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5-6来表示。图5-6 消费者剩余如图5-6所示,反需求函数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