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82453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应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G频段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的应用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蒋康明 2014年8月,目录,配电自动化及其通信需求,2,1.8G频段电力无线专网技术应用,总结与展望,95598接线员:您好,欢迎致电*电力服务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某市民:喂,我们这里怎么停电啦,没电啦,饭都煮不了啦! 95598接线员:请别急,请问你具体地址是哪里,我们马上派人去查寻是什么情况,请稍等。 。,智能电网的发展,首先要解决配、用电网监控的盲区,实现配、用电网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故障查找,抢修进行中。,配电网现状:随坏随报、随检随修!,配电子站,环网柜,TTU,PVS,配电线,10KV 出线,FTU、

2、DTU,配电子站,配电线,10KV 出线,中压配电网10kV 配电线路图,FTU/DTU是装设在10kV断路器、负荷开关、分段器旁,对各种柱上开关设备所在线路的电气参数进行监控和采集。TTU则是装设在配电变压器、箱变等变压器设备旁,监测变压器运行状况的终端装置。,自动化采集终端的数据 需要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完成上传,采集,控制,合闸,采集,控制,采集,电网自动化终端连接图,D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FA: Feeder Automation FTU: Feeder Terminal Unit DTU: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TTU

3、:DistributionTransformersupervisoryTerminalUnit,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图,配电自动化业务亟需通信网络,通信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电力设备智能化程度;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无法对配用电环节设备有效监测、控制和管理,设备“盲”管理,导致供电可靠性低、电网运行效率低。,城市10kV线路全年平均利用率在30%以下,美国为43,最大负荷时刻,平均负载率普遍在4050%以下,而东京为75%以上; 供电可靠性方面,2009年全国城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为9.111小时,而东京为5分钟。,用电自动化,6,配电自动化发展依赖通信技术,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国内配电自动化系

4、统建设已有近10年的历史,取得了大量有益的工程实践经验。配电自动化由最初的就地控制,发展为以通信网络支撑的主站集中监控、基于GIS的离线配电管理、实时监控与配电管理集成等多种应用模式。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优质供电、管理进步、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限于通信网络等因素,总体规模较小,在提高资产利用率、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效果还不明显。,7,为配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国内电网公司大力发展、建设配网通信光缆,然而,敷设光缆涉及大量城市路面开挖工作,光缆建设举步维艰,以广州供电局为例广州市越秀区需通信的电力设备点共有1.1万多个,因市政原因,无法开挖路面,从20

5、10年至今,完成光缆敷设的不足1千个点。 以光通信等为主建设方式,受限于实施难度,时间进度上严重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510年内,电网企业还需寻求有线通信以外的通信手段,应用、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是必然选择。,小区内不允许施工,城中村施工困难,电缆井被埋,地处交通要道,8,配电自动化通信建设存在的困难,9,国内电网公司在计量自动化(配变监测、大客户负荷管理、低压集抄)业务中大量应用公网无线网络(南方电网应用58万张SIM卡),为电网智能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性无法满足电网控制类业务需求; 二是公网无线通信可靠性较低(在线率8590%); 三是应

6、急情况下,无法保障电力的正常使用。,电监安全【2006】34号文,广州供电局在线率统计( 16485个配变监测点),国家公安部通报电网公司使用GPRS等公网无线通道存在安全隐患,攻击者可通过截获并模仿信号,对电网设备进行误控制,引发电网事故,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电监会发布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会200634号文的要求,电网“控制类”业务必须采用电力通信专网,不得使用公网承载! 无线公网和无线专网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无线专网满足电网控制类业务需求,公网无线满足电网非控制类业务需求,电力专网和公网共同支撑智能电网发展。,发展电力无线专网是必然选择,

7、9,配电,光纤易损坏,部署维护简单,配网通信:有线VS无线,10,专网专用,容量大,接通率高、安全性高,公网用户话务拥塞, 剩余容量小、安全性低,配用电,配网通信:公网VS专网,11,无线宽带专网,广覆盖性 (点对多点),经济性、灵活些,实时性 通道高可靠性,高安全性,1,2,4,3,配电自动化业务特点及通信选择,12,配电自动化业务通信的特点: 设备多,业务节点多,覆盖面广, 总业务用户点多,但业务节点容量小, 配电线路网络结构复杂、分之多; 配用电网受扩容,城建影响大,业务节点变动、扩展频繁,配网通信技术选择原则总体原则,以配网通信专网为主,公网为辅; 配电网业务主要以电力通信专网为主,无

8、线公网作为一种补充覆盖方式,在一些不具备控制功能的开关柜、配电房等节点使用。 组建“光纤+无线专网”相结合的广覆盖配网通信专网; 光纤通信覆盖至具备”遥控功能”的重要开关站; 无线专网覆盖其它开关站、配电房,综合接入配网自动化、计量自动化等业务;,光纤通信,具备“控制功能的”重要开关站、新建线路的开关站等,普通开关站、配电房、柱上开关、配电箱等,无线专网,针对非控制类业务,作为电力通信专网补充,无线公网,目录,配电自动化及其通信需求,2,1.8G频段电力无线专网技术应用,总结与展望,国内无线频率应用情况,16,以B类区域为例:,R:1-1.5KM,变电站A,变电站B,无线宽带专网基站的覆盖范围

9、与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基本吻合。 在市区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建设基站,以及在市区内电网公司办公楼等自有物业上建设基站,基本可以满足配电点的需求。 电力变电站等自有物业,具备楼面、传输、电源等基站建设的天然条件,具有工程建设快、投资节省、安全可靠等优势,是无线基站建设的理想站点。,供电范围与1.8G频段无线网络覆盖,技术体制选择的原则: 是否国际主流标准? 频率分配是否简单?(TDD VS FDD) 产业链是否完善? 是否符合国家政策? 技术是否成熟、是否有清晰的发展演进规划?,无线通信技术体制选择,单基站无线覆盖范围与单个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相当,以上业务为单变电站的带宽需要,

10、考虑统计应用,预计每个基站的带宽需要15Mbps以上。,单110kV变电站范围业务带宽需求,电力无线宽带专网频谱资源带宽需求,以TD-LTE为例: 根据TD-LTE技术特性,在1.8GHz频段、5MHz频宽、上下行子帧比设计为3:1的情况下,上行峰值速率可达到18Mbps、下行峰值速率可达到10Mbps,实际网络的平均速率为峰值速率的1/31/2; TD-LTE目前每小区至少支持200个用户同时激活,统计在线(IDLE+ACTIVE)用户数将达到1000个以上,能够满足智能电网要求的86个激活用户、855个在线用户数的要求。,电力无线宽带专网需要的无线频率带宽至少在5MHz以上。,电力TD-L

11、TE无线专网架构,工程规模 1套核心网设备 10个无线基站 65个CPE终端 业务承载 53个配网自动化终端 10个计量自动化终端 2个视频终端,此无线宽带专网覆盖密集城区、郊区的空旷区域和应急演练点等场景。包含了电力应用的最典型场景,能够真实测验出无线宽带网络应用场景的覆盖及容量能力。,独特价值 国内首个基于1.8G TD-LTE通信网络 电力行业规模最大的无线宽带(基站数量) 终端定制开发(不同情景),案例:珠海1.8GHz频段电力无线专网试点工程,郊区站点,城郊站点,密集城区 频繁切换,应急演练点,站址规划,22,基站BBU设备,RRU及天线,环网柜内安装CPE终端设备,23,设备安装,

12、香洲片区共计298个配网终端点,RSRP值在-115以内的比例约为80%,与仿真测试相同。,其中约15%的点RSRP在-115dB-120dB之间。 这些点可以使用终端高增益天线、终端天线拉远拉高等多种优化方式达到稳定通信。 最高可达到94%的接入率。,TD-LTE覆盖范围内点测情况,通过高增益天线、CPE加高等普适性方案,解决区域弱覆盖、上行业务无法满足等问题,从而匹配配网业务需求。,覆盖难点及解决方案,TD-LTE专网在带宽及延时指标方面,完全匹配配电自动化、计量自动化、视频监控等多业务承载需求。,配电电网业务通信要求,LTE系统支持9级QCI差分服务。通过对网络中不同流量的分类和管理,可

13、以为配电自动化、计量自动化业务提供不同的延时、丢包率保证。,QCI级别支撑不同电网业务需求,珠海主城区面积约81平方公里。 城区内共有变电站与供电大楼等自有物业22处,营业厅8处。 本次珠海已建10个站点中,有8个站点位于主城区,2个站在郊区。,未来无线电力专网主要为了解决老城区配网需求。 珠海场景能较好的反映老城区覆盖模型。,仿真说明,珠海城区仿真原理,建网前经典 参数的仿真,路测与点测 真实数据,真实数据反推 珠海实际参数,基于实际 参数的仿真,基站建设在变电站与供电局共23个自有物业点 110kV站高20米,220kV站高25米,营业厅站25米。 仿真结果:覆盖率81.4%,珠海城区自有

14、物业覆盖仿真,基站建设在变电站与供电局共22个自有物业点(未计入营业厅) 110kV站高30米,220kV站高30米。 仿真结果:覆盖率由81.4%提高到88.2%,珠海城区自有物业覆盖仿真(基站加高),基站建设在变电站、供电局、营业厅共23个自有物业点 110kV站高30米,220kV站高30米,营业厅站25米。 仿真结果:覆盖率由81.4%提高到92.7%,珠海城区自有物业覆盖仿真(1.4GHz),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覆盖率98%) 珠海主城区自有物业共23处(未加高,不含营业厅) 增补基站站高按15米计(环网柜、电房旁美化抱杆) 仿真结果:需要增补30个基站点,珠海城区全覆盖仿真(增补站点

15、),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覆盖率98%) 珠海主城区自有物业共23处(加高到30米,营业厅25米) 增补基站站高按15米计(环网柜、电房旁美化抱杆) 仿真结果:需要增补27个基站点,减少3个,珠海城区全覆盖仿真(增补站点+基站加高),试点工程总结-总体效果,同频组网方面:在17901795MHz的5MHz带宽条件下,TD-LTE采用“干扰协调”技术实现同频组网,可以满足网络组网条件,网络通信效果良好; 无线网络覆盖方面:试验区范围内,在供电局办公大楼、变电站等自有物业上建设1.8GHz频段TD-LTE基站,10kV配电房、开关房等配电网业务节点的有效覆盖率达到90%; 通道通信质量方面:试点业务包

16、括55个配网自动化业务终端、5个计量自动化业务终端,各业务终端在线率接近100,在线终端一次通信成功率达到100%,网络时延小于200ms; 网络可靠性方面:一年来专网设备及其终端运行率接近100%,在2012年7月22日的台风“韦森特”最大风力达12级的情况下,系统经受了考验,所有设备在台风期间运行正常; 网络安全性方面:TD-LTE采用多重安全认证、加密技术保证了网络自身的安全性;网络专网专用,与互联网隔离,杜绝了外界侵入的可能性; TD-LTE专网在技术上可以满足智能配电网通信的需要。,光纤通信 TD-LTE,光纤通信,试点工程总结-网络覆盖广,TD-LTE与有线通信对比,单个配网自动化终端平均建设周期,试点工程总结-施工简单,TD-LTE与有线通信对比,单个配网自动化终端建设费用,试点工程总结-建设成本低,TD-LTE与有线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