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法40种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82242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导入法40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导入法40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导入法40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导入法40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导入法40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导入法40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导入法40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体顶端江西教师网江西教师论坛登录注册帮助新课导入法40种1、温故导入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如教“分式”,先温习“分数”;教“无理数”,先温习“有理数”等。2、衔接导入法从教学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同一类型知识的顺序,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导入新课。如学老山界一文后再讲草地晚餐,教师可用下列语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老山界一文中我们领略了红军当年爬雪山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下红军过草地的壮举。”(板书:草地晚餐)3、设疑导入法根据课堂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以引起学生急欲求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每到春天我们就会看到

2、姹紫嫣红的桃花、杏花、芍药花,那么,这些花儿为什么呈现出红色呢?”接下去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自然能抓住学生的思维。4、布障导入法在讲授新知识前有意设立小小的障碍,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适度的障碍自然能激发学生探求真谛的欲望。5、目的导入法讲课前先把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说清楚,以求得大家的配合。目前进行的目标教学法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6、作用导入法讲课前先把所要讲的知识的作用介绍给大家,以激起大家的学习欲望。如讲解比例应用题时,有位教师开头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谁能不爬树就能测出我们教室门前这棵大树的高?(学生沉默)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用比例解应用题。”7、直接

3、导入法开头直接点出课题。如有位教师讲玻璃一课,一上讲台就出示玻璃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玻璃。”教师板书课题:玻璃。接着说:“你知道玻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它是怎样制成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玻璃的一些知识。”8、间接导入法由相关的问题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如一位教师讲写作的素材问题,她先给学生一支没有墨水的钢笔,让他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句子。那位学生左划或划就是写不出字,着急地说:“老师,钢笔没水怎么写?”“是啊!”那位教师点点头,“钢笔里没水写不出字,我们没有素材也写不出好文章。如何积累写作的素材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接下去讲课,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9、切入导入法抓住要学内容

4、的某一重点或难点,单刀直入,直插课文精彩部分。如讲授卖油翁,可由文章中心“熟练能生巧”单刀直入。先让学生画圆,连叫了三个同学都画不圆,然后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圆的圆圈,并问:“同样画圆,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我却画得很圆?”从而引入“熟能生巧”的中心议题。10、迂回导入法先解决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触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孔乙己一文,开头的三段写的不是孔乙己,而是咸亨酒店,这是为什么”如果直接问学生,恐怕难以回答。如果教师用一段类似的小说描写,说明这是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11、引趣导入法以引发学生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教蜘蛛一文时,教师首先设问:

5、“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稍停片刻)那是一副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这不禁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去学习蜘蛛效果自然很好。12、激情导入法讲课前,教师依据要讲的内容,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动作,造成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可先用悲戚的语调叙述周总理遗体被送往八宝山时十里长安街人山人海、哭声动地的悲恸场面,将学生置于悲痛的氛围之中。13、悬念导入法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上课伊始,

6、教师要善于结合所教内容的性质,根据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如有位教师讲代数式的值,首先让学生比较a和-a的大小,大多数学生顺口答曰:a大,因为a是正数,- a是负数。教师首先肯定同学们的答案,并举出实例,当a= 2时,a- a。但是接着教师把话锋一转:如果a= 0,也就是说0与- 0哪个大哪个小?学生自然地想到二者相等,即a=- a;接着教师又说:如果a= - 2,即- 2与- (-2)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又自然地想到a-a。为什么a与- a相比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又相等呢?教师先造成这样的悬念,接下去讲代数式的值,学生很自然地集中精力听讲了。14、

7、铺路导入法所谓铺路,即根据所学内容,先回顾、复习学过的旧知识,并将此化作一个个的铺路石(也有的叫做架桥),然后过渡到所授知识的讲解上。如有的教师教“两步计算应用题”,先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某班第一天栽树50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20棵,第二天栽树多少棵?两天共栽树多少棵?这样导入,可分散难点,降低坡度,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15、比较导入法所谓比较,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有的可同类相比,如数学课教分式,可通过分数导入,教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可通过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导入;有的可正反对比,如物理课的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化学课的合成与分解等,均可用正反对比导入

8、法。16、归纳导入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导入新课。如有位教师教游褒禅山记一文时,先把文言“其”等词的多种解法归纳在一起,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看本文中的“其”等词各作什么解释。复习课最适宜采用这种方法。17、观察导入法教学新知识前,先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如教授长方形,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东西哪些属于长方形。有的也可课前观察,如讲授中国石拱桥时,可让学生提前观察学校附近有哪些石拱桥。小学自然课、中学生物课、物理课可多采用这种方法。18、实验导入法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如讲授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时,可先给学生演示“喷泉”实验,即通过加热让壶里的水溢出来。然后再导入课文,学生兴趣浓厚,注

9、意力增强。小学自然、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可多采用这种方法。19、实践导入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加某种实践活动,来导入新课。如讲授摩擦力时,教师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并拿出两根筷子,看谁能巧用筷子把米瓶挪到桌子另一端。有的学生用筷子夹,也有的聪明学生试着用一根筷子插入米瓶当中,最后竟用一根筷子把米瓶提起来。这时教师问:“为什么一只筷子能把米瓶提出来?原来摩擦力帮了大忙。什么是摩擦力呢?它有哪些作用和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导入,学生有亲身感受,学习起来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20、作业导入法先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和目标,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使学生产生压力感,让

10、他们急于听教师讲解。语文、数学等课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有笔答的,也可有口答的。21、提问导入法通过口头提问导入新课。如有的教师讲授七根火柴时,开始就向学生发问:“火柴是很平常的、微不足道的,这篇小说为什么还要以火柴为题呢?而且仅七根”本文通过微不足道的七根火柴表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呢?”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收到良好的效果。22、讨论导入法上课伊始就组织学生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有位政治教师教人生观一课,首先让学生讨论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奥秘何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学生初步体

11、会的基础上再导入新课,学生接受起来比较亲切、自然。23、摘录导入法讲课前先让学生摘录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然后过渡到全文的讲授,这样可使重点、难点突出。如讲授谈骨气,可先让学生摘录文中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重点语句,在启发学生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理解。24、课题导入法直接分析题目的含义,以此导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如语文课中的多收三五斗、数学课中的正比例、反比例、近似数,物理课中的运动和静止等,均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法。25、游戏导入法上课伊始,先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授知识的学习。如有位英语教师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按组进行说

12、写单词比赛,要求下一位同学说的单词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和上一位同学说的单词最后一个字母相同。这样既帮助大家熟悉了单词,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锐力,还为新授单词打下了基础。小学低、中年级宜多采有这种方法。26、故事导入法开头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知识的传授。如讲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从“和氏璧”的故事入手,过渡到秦始皇向赵国索璧、蔺相如奉璧西秦而不辱使命。27、珍闻导入法通过介绍人世间罕见的珍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教运动和静止时,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子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

13、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运动和静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可以弄明白其中道理。接下去讲课,学生注意力自然集中了。28、歌谣导入法歌谣,特别是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唱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起一些儿歌,并加以诱导,可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词语的正确搭配,开始时先念了一首儿歌:“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大轿;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你说可笑不可笑?”随着儿歌的结束,孩子们放声在笑,笑声中,已初步体会到正确搭配词语的重要。接下去讲课,效果当然好了。29、谜语导入法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猜谜,

14、再导入课题。如教奇妙的“眼睛”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由谜底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30、诗词导入法我国是诗的国度。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用诗歌来开头,可以增强讲课的韵味和吸引力。用诗词导入,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现成的名诗、名句,也可以自己编写。如教碳酸钙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引用“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句,也可以自己另写一道:“烈火中,您愈炼愈强,百炼成钢;洁水中,您粉身碎骨,清白依在;楼房里,您身负重压,凝聚砖瓦;马路上,您坦坦荡荡,铺向未来。啊,多么伟大的精神,多么高尚的品格,即使千百万年,人们也将牢记您的名字,石灰碳酸钙。”诗句虽然有些粗糙,但也另有一番韵味和魅力。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