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82012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 状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状况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状况 2005 年 8 月 8 日, 美国发布 “2005 能源政策法案” , 垃圾焚烧发电在获得可再生能源 “生 产税收减免() ”并纳入联邦政府可再生能源采购范围 2007 年 10 月 10 日,欧盟环境署正式将垃圾焚烧纳入回收利用范畴。 京都议定书确定垃圾焚烧发电是合格的方式。 2008 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可将焚烧垃圾作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促进了垃圾 焚烧设施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有 35 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建有 2000 多座生活垃圾焚烧厂,主要分布在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日本日本 日本是运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比例较高

2、的国家,78%的生活垃圾是通过焚烧处理。 据日本国立环境研究院 2006 年发表的日本废弃物焚烧技术发展报告 ,1998 年日本共建 有生活垃圾焚烧厂 1676 座,年焚烧处理能力约为 3760 万吨,焚烧处理率占 76.l%;到 2004 年日本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调整为 1374 座, 但年焚烧处理能力提高到约为 4030 万吨, 焚烧处 理率占 77.49%,6 年间焚烧厂数量减少了 302 座,降幅为 18%,同期焚烧处理量增长了 270 万吨,增幅为 7.2%。焚烧厂数量减少而焚烧处理量不减反增是日本近年对生活垃圾焚烧厂 实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结果。 新加坡新加坡 该国三面环海,人多地

3、少,2006 年日均产生垃圾约 7120 吨,采用焚烧和填埋两种方式 处理处置,垃圾处理设施体系由四座垃圾焚烧厂和一座垃圾填埋场组成。在垃圾处理方面, 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政策: 发展与维持足够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以焚烧处理全部可燃垃圾; 发 展与维持足够的垃圾填埋能力以处理全部不可燃垃圾与焚烧残渣。 大士南垃圾焚烧发电厂是 新加坡的第四座焚烧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焚烧厂,该厂于 2000 年 3 月完工,总 投资 9 亿元新币,共有 6 条日处理量 720 吨的焚烧线,采用马丁炉排,配置 2 台 66MW 发电 机组。实马高垃圾埋置场日处理量为 2000 吨左右,主要填埋新加坡 4 座焚烧发

4、电厂焚烧后 的灰烬,以及不可焚烧的工业、建筑废料。 美国美国 根据美国环保局 2007 数据,美国共有 87 座“废物能源回收厂”(WtE) ,分布在 26 个 州,共有焚烧炉 220 台,设计总处理能力 93943 吨/日,实际处理生活垃圾为 3190 万吨,装 机总容量为 2720MW,年发电量为 170 亿度,是世界第二的垃圾焚烧处理国。 德国德国 2000 年的数据显示,德国垃圾再利用、焚烧、填埋的比例为 51%、22%、27%,而 2006 年德国产生的 4600 万吨生活垃圾中, 70%进行再利用, 24%进行焚烧处理, 只有 6%填埋处理。 垃圾焚烧已成为德国资源再利用产业的重要

5、支柱之一。截至 2007 年,联邦德国境内共有 72 处垃圾焚烧厂,年处理量达到了 1800 万吨。 2006 年, 德国垃圾焚烧共产生 60 亿度的电力和 170 亿度的热能, 较生产同样能源所需 的化石燃料,垃圾焚烧每年可以减少 400 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与此同时,当前德国境内的 垃圾焚烧设施中, 用于回收垃圾中金属物质的电磁分离装置已成为标准组件。 用于回收垃圾 中的铝、铜和镀铬件等高价值非铁类金属的涡流分拣装置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超过 80% 的炉渣和过滤后的粉尘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 根据德国福莱堡环境研究所的研究数据, 改善垃圾焚烧设施的能效后, 每年可进一步减 少 300 万吨

6、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改善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提高燃烧室工作效率和热能回 收率等方式,对设施自身能源消耗进行优化。 法国法国 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一座将垃圾进行无害处理,并产生热和电能的新型垃圾焚 烧厂建成。 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 12.3 万吨。 焚烧厂的蒸汽设备每年可以为城市 2.38 万居民 提供照明,并为 7700 多户居民供暖。此外,在保护环境方面,使用垃圾代替当地稀缺的化 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粗略估算,通过焚烧垃圾供暖供电,该地 区每年可以减少 1.9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瑞典瑞典 8%的垃圾回收到工厂去,即塑料瓶回到塑料厂,玻璃瓶回到玻璃厂等等。3%的垃圾

7、可以 直接拉到填埋厂。 其他 49%的垃圾都是送到垃圾焚烧场进行焚烧或送到生物燃气公司做生产 生物燃气的原料。 瑞典每年焚烧 450 万吨垃圾,在林雪平地区,垃圾焚烧炉的位置离居民区只 有 500 米远。 丹麦丹麦 丹麦 4.8%的电力和 13.5%的热能都来自垃圾焚烧。丹麦政府颁布了针对垃圾焚烧设施 经营者的法律,规定所有焚烧设施必须采用热电结合技术,用于生产电力和热能。国家将向 焚烧设施经营者提供 1 欧分/兆瓦时的补贴。 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燃烧垃圾碎片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明显比堆砌和填埋 同样数量的垃圾少,焚烧垃圾对环境更有利。科学家表示,焚烧垃圾所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 发电,焚烧

8、垃圾碎片可取代部分常规供电。如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焚烧垃圾,例如建设特 种焚化炉(在垃圾焚化厂、 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设相关联的发电厂等), 垃圾燃烧二氧化碳排放 量将少于垃圾填埋的处理方法。 丹麦垃圾焚烧设施的经营者主要是各地方政府,还有一部分由政府部门与专业联合会 共同经营。由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垃圾焚烧设施的购买和使用力度以生产更多电力和热能, 垃圾焚烧设施获取原料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廉。公众作为能源使用者可以从两方面获得好处, 即:减少垃圾处理费用,获得廉价的集中供暖。 三三个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实例实例 大阪,垃圾厂如同大阪,垃圾厂如同儿童乐园儿童乐园 (2009 年 11 月 02

9、 日 人民日报 记者 李泓冰 姜泓冰) 垃圾处理,是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日本关西地区采访,我们对 工业城市大阪的垃圾处理极感兴趣。日本观光厅安排了采访舞洲垃圾处理厂的日程。 走进舞洲,吃了一惊:蓝天白云之下,一座色彩缤纷、充满童趣的美妙建筑,出现在视野 中。 这应该是一座儿童游乐场吧?尽管高大的、 艳丽的烟囱, 仿佛在向天空吐着一点淡淡的烟气, 它仍然像是童话里女巫骑着扫帚进出的通道然而, 这真的是大阪市 9 座垃圾处理厂之一的舞 洲工厂,紧临河道,离繁华的市中心也很近。 舞洲垃圾处理厂的全名是“大阪环境事业局舞洲工厂”, 建筑由在环保建筑领域声名显赫 的奥地利建筑师弗里

10、登斯赖希洪德特瓦瑟尔设计。这座投产于 2001 年的垃圾处理厂,当年建 设投资用了 600 亿日元,十足的大手笔。亮丽的建筑,占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其中 520 亿日 元都用在购买可以粉碎大型垃圾、 可燃垃圾的先进设施, 以便消除垃圾处理中产生的环境公害上。 舞洲工厂有两座焚烧炉,每天可以燃烧处理 900 吨普通垃圾、100 多吨大型垃圾,24 小时 连续运转,有约 100 名员工。透过电子监控屏,可以看到一辆辆垃圾车对接上垃圾收集口自动卸 货,隔着落地窗,也可以看到一只巨大的机械手探入盛满垃圾的 40 米深谷中作业,每抓一把, 可就是六七吨垃圾呢!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厂房内外行走,空气中嗅

11、不出一点垃圾味儿整 个垃圾处理的过程,都在密闭的空间里,依靠先进设备自动处理,对周围的环境全无搅扰。 在这里,家具、电器等不可燃烧的粗大垃圾先被粉碎、分解,以便回收、再生;其他垃圾 则实现了 100%燃烧处理。燃烧垃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靠这一项,舞洲工厂每年有 6 亿日元 的收入,用来维持工厂的日常运营。 至于燃烧垃圾产生的大量烟气,则要经过这样的处理程序:先经过降温塔和集尘装置,分 离烟与尘,“尘”跑进加热盐化炉处理后成为灰渣,用来填海造田;“烟”通过水洗、加热和脱 硝处理,排入大气。 “燃烧后留下的颗粒只相当于垃圾量的 1/15。填埋灰渣的土地仍然可以播种使用。排放 的烟气每年要接受环保

12、部门检测;其中二英含量只有日本法律规定的安全标准的 1%,还 不到抽一支香烟产生的二英多呢!”厂长清水先生自豪地说。 舞洲并不是例外,大阪 9 所垃圾处理厂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座以工商业发达闻名的都 市,一派天清云淡、洁净通透的景象。 舞洲工厂也是为培养孩子环保意识而建的。工厂又像一座儿童科技馆。所有处理垃圾的环 节既密封又透明,车间外围是一条巧妙的科普观摩走廊,各种关于环保的科普动漫琳琅满目,针 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和设计,可以在直观、轻松而有趣的展示和互动游戏中,让孩子亲身体验垃 圾处理的流程,学会垃圾分类处理,了解人与环境相处之道。 瑞典瑞典 近日,CBN 记者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采访

13、,实地探访了一家大型垃圾处理厂。这家厂由 RENOVA公司投资运营, 该公司拥有者为哥德堡13个区区政府, 也是哥德堡能源公司最大的客户。 隔着透明的玻璃, 眼前的场景令人惊讶。 一个几十米深、 面积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深坑, 里面堆满了各种垃圾。一只巨大的机器爪抓住垃圾后慢慢攀升起来,移向深坑另一侧的焚烧炉。 RENOVA 公司再循环及废弃物处理部门研发经理汉斯介绍说,这里主要焚烧无法回收利用的干垃 圾,而厨余垃圾会被送往另一个处理厂,生产堆肥或者沼气。 在哥德堡,洗澡、用电,或者使用热水、取暖,这些能量很可能来自垃圾。RENOVA 公司宣 传副总监克里斯蒂安称,通过废弃物处理,可满足哥德

14、堡 30%的区域供暖以及 5%的电力,这里每 年可处理 70 万吨垃圾,大部分变成了能源。“废弃物 98%可以变成能源。”克里斯蒂安所说的 数字令人欣慰,这些能源会通过遍及哥德堡的管道输送到每户家庭。RENOVA 公司拥有世界上最 先进的混合动力垃圾车,还配备称重装置。 垃圾焚烧发电,既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又能产生能源,不过,国内一些专家反对盲目上马垃 圾焚烧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发达国家垃圾焚烧渐成“夕阳”,这些 成为反对派的主要理由。 垃圾焚烧厂的确投资不菲,汉斯就告诉 CBN 记者,这样的处理厂投资很大,一般是 20 亿到 30 亿元人民币,具体要根据土质情况而定,一

15、个全新的废物处理厂要用 20 到 30 年才能收回投 资。 垃圾焚烧会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对此, 克里斯蒂安肯定地回答, 公司采用非常先进的设 备,并且对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不会对居民有影响,工厂运行 30 多年,一直挺好。 CBN 记者注意到,工厂的烟囱里不断有白烟冒出,这些烟有毒吗?克里斯蒂安笑着说:这只是水 蒸气。 韩国韩国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0-03-31 48 岁的申贤贞是韩国京畿道首府水原市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同时,她也是水原垃圾焚烧厂的一 名群众监督员。每天早上 5:00,她都会准时到垃圾焚烧厂“上班”,防止有人把可回收利用的 垃圾送到焚烧炉里。 聘请民间监督员

16、是水原垃圾焚烧厂取信于周边居民的举措之一。 通过实行公开透明的运营监 管,同时给予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许多优惠措施,水原垃圾焚烧厂实现了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共 处。 有着 110 万人的水原市通过一座垃圾焚烧厂, 就解决了所有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成为世界范 围内中小城市解决垃圾问题的样板。 近日,本报特派记者来到水原市,破解这座城市解决垃圾围城困局难题的秘诀。 别样景观 水原是韩国京畿道地区的首府,有 110 万人。第一次来到水原,这座城市显得陌生而熟悉。 京畿道已经与广东结为友好省份, 在水原市的公园内还有体现广东岭南建筑风格的庭院粤华 苑,如今已成为水原市的旅游胜地。 水原市仅有一座垃圾焚烧厂,位于城市的东南方向。水原市并不大,在市中心就能看到远处 高高耸立的垃圾焚烧厂的烟囱。在零下 15的冬日里,烟囱口排出的大量水蒸气翻腾着冲向云 霄,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打眼”,好像城市中竖立着一根点燃的巨型香烟。 这座城市早已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问题。 目前, 水原市经分类回收利用后剩下的生活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