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79458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讨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碰撞中动量守恒讨论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仅就复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对话,不代表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应用。1996年有这样一道试题:甲、乙两球相向运动并发生正碰,碰前两球的动量相等,已知甲球质量大于已球的质量,碰后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有:A甲球停下,乙球返回B乙球停下,甲球返回C两球都返回D两球都返回,且动能仍相等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为此首先要清守的“恒”是什么?然而本题直接给出的是两球动能相等,且质量m甲m乙。由知识的内在联系,动量 Pmv,两球动能EK相等,则P甲P乙两球相向运动,总动量为P甲P乙,设方向向右(即碰前甲球向右运动)。那么,碰后总动量方向向右才是可能

2、的。选项A正确,选项B不正确;选项C也正确,两球都返回,只要碰后乙球的动量比甲球的动量大就可能。同理,选项D不正确,因为这样总动量方向就向左去了。例1人从车上练习打靶,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人、车、枪、靶的总质量为M。 车上备有n发质量为m的子弹。枪口到靶的距离为d。子弹打入靶中就留到靶内,空中最多飞行一颗子弹。待子弹都打完,车移动的距离多大?说明: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系统总动量守恒(总动量为零),因此,子弹射出枪口,车(含人、靶)将向后退。待子弹射入靶中并留在靶内时,人与靶(车)有共同的速度,是零吗?若不是零,方向如何?这是解本题的第一关口,正确答案是零,因为系统总动量为零。因此也判断出车

3、是如何移动的:每打一枪车移动一下,只要求出打一枪车移动的距离S,再乘以n就是打n枪车移的距离;甚至可算效为n发子弹一次打出(认为子弹质量为nm)。它们的动量守恒方程分别为:mv1M(n1)m)v0;nmv1Mv0值得注意的是,子弹与靶是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这又是一个关。选用上述第二种解法。|S1/S|v1t/vt|M/nm又 |S1|S|d得:Snmd/(Mnm)在处理碰撞中动量守恒的问题时,建立动量守恒方法往往不是难点。问题的主旨在于讨论碰撞过程中能量转化。几何关系,这一点在历届高考中已有明显体现,然而对在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关系却重视的不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例2小球1追碰小球2,碰撞前两球

4、的动量分别为P15kgm/s,P27kgm/s,正碰后小球2的动量P210kgm/s。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是: Am2m1Bm22m1Cm24m1Dm26m1说明:由动量守恒定律,很容易得碰后小球1的动量P12kgm/s,这丝毫不能反映出两球的质量关系,这就要从题中内含的其它关系去寻找。首先,“追碰”表明碰前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即v1v2,由vp/m可得:p1/m1p2/m2,有m27m1/5,排除了选项A的可能。按同样思路,碰后应有v1v2,p1/m1p2/m2,有m25m1,排除了选项D的可能。由能量关系,可得EK1EK2EK1EK2,由动能EK与动量P的关系:EKP2/2m,可得

5、p12/2m1p22/2m2p12/2m1p2/2m2,有m251m1/21,排除了选项B。只有选项C正确(综合应有51m1/21m25m1)速度v、动量p和动能EK三者之间的相互表达,永远是高考的热点。例3质量都是M的两木块A、B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都是m的两颗子弹a、b都以水平速度v0,分别击中两木块,其中a留在A中,b打穿B,设打击后两颗子弹与两木块的动能分别为Ea、Eb与EA、EB,比较大小应有Ea_Eb;EA_EB。说明:依题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比较容易,分别为:mv0(mM)v (vvavA)mv0mvbmvB 由于两颗子弹的质量相同,两木块的质量相同,因此只要分别知道它们的速度关

6、系,就可以分别比较它们的动能的大小。但是,仅从已给得出的两个方程,还不能获得结论。看来只能从两种情况的差异:a留在A中,b打穿B分析,b打穿B意味着:vbvB结合、式可得(并结合式):mv0mvbMvb(mM)vb即(mM)va(mM)vb vavbmv0mvBMvB(mM)vB即(mM)vA(mM)vB vAvB于是得EaEb;EAEB。例4质量为m1的粒子1以速度v0正碰静止的质量为m2的粒子2,试讨论碰后粒子2的速度v2的可能取值范围。讨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 式中m1、m2、v0为已知条件,要求讨论v2的取值范围,显然必须依据题意,使式中v1消失,依题应有:v1

7、v2这包括粒子1反弹甚至|v1|v2的情况,同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矢量的方向,就是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把代入式,得:m1v0m1v2m2v2得:v2m1v0/(m1m2)找到v2取值的下限,由碰撞前后的能量关系可得:(1/2)m1v02(1/2)m1v12(1/2)m2v22由、式消m1、m2(移项后两式相除)得:v0v1v2v1v2v0把式代入式得:m1v0m1(v2v0)m2v2v22m1v0/(m1m2)v2的取值范围为:m1v0/(m1m2)v22m1v0/(m1m2)本文强调两点,重视分析初始条件(“恒”是什么?)注意分析碰撞过程的速度关系,仅针对动量守恒应用的薄弱环节单位:金太阳教育姓名:刘占想E_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