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794132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X 页数:90 大小:9.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双控体系建设.ppt(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主讲:何远,演讲:李氏春秋.,贵州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8年3月28日,要求及 基础概念,工作流程及方法,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一)、要求,二)、基础概念,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一、要求及 基础概念,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由来,针对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当前的安全监管模式和企业事故预防水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

2、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1、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 办20163号),工作目标:到2018年,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全社会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责任、措施和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工作任务: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全

3、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1、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 办20163号),相2、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 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关页面标题文字,相 工作目标: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关页面

4、标题文字,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工作任务:1)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健全完善标准规范;实施分级分类安全监管;有效管控区域安全风险;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3)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2、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 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关,为贯彻落实(安委办2016

5、1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在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路坪矿段、盘县翰林众源石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瓮福磷矿选矿厂尾矿库等全国114个非煤矿山独立生产系统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其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等9家非煤矿山企业试点工作进行重点跟踪督导。,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17 63号,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排查安全生产风险,并将安全生产风险区分为不同等级严格管控。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及其管控情况

6、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将安全风险点的检测、监控、预警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与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接,实行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4、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成立工作组:成立由省政府副省长慕德贵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强任副组长,省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级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协调推进全省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推进工作。 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构建安全风险

7、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严厉打击惩治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着力加强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应急救援能力。,5、贵州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 案(黔安办201612号),双控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解释: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8、。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双控体系建设基础概念,1、风险、隐患和事故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2)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及其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

9、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其基本特征包括主体的特定性、地域的延展性、破坏性、突发性和过失性等五个方面。 (4)风险、隐患和事故三者的关系:隐患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详见图1)。,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图1.危险源-事故演变图示,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基

10、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2、风险点、危险源 (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者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采场、破碎站、料场、木材仓库、变电所等是风险点;在采场进行凿岩作业、爆破用业等亦是风险点。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实践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即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管控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则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

11、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施、压力设备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和环境的状态。 在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员造成伤亡、影响人员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也成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一是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二是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三是环境因素,是指生产,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经营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四是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

12、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风险和危险源的关系:风险和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也就是说,具体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具体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也有所区别。,经营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四是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风险和危险源的关系:风险和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也就是说,具体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无从谈起。其

13、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具体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也有所区别。,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3、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 (1)风险辨识:是指识别生产经营单位整个范围内所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可根据危害性质、事故形式两种方法进行分类。作为风险管控的基础,其辨识过程不仅需要使用专门的方法,还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2)风险评估: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矩阵法、危险性预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危

14、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道化学法等。 ( 3)风险分级: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其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 4)风险管控: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具体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持续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

15、范围内。,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4、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 (1)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风险辨识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辨识管控的强化和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的跟进,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和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辨识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

16、生的双重防控,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都要涵盖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各方面,但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机构发生变化时要开展;而隐患排查则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漏洞、缺陷和薄弱环节。 5、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是针对目前安全生产现状进行深化改革的一项革新措施,是基于风险的过程控制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超前预防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 通俗点来讲,双控体系建设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基础概念之相关知识点辨析,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