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775801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夷陵-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来源:夷陵区统计局作者:admin更新日期:2010-3-19宜昌市夷陵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夷陵调查队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 公 报(2010年3月19日)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区经济实现逆势增长,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GDP)

2、达到 145.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6.12亿元,增长29.4%;第三产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8年的18.0:46.6:35.4调整为15.4:52.3:32.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 3.1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4,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6.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8。 二

3、、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42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863公顷,增长0.3%;油料播种面积12393公顷,增长2.1%;蔬菜播种面积16573公顷,增长13.7%;柑桔种植面积21709公顷,增长2.9%;茶叶种植面积11598公顷,增长1.6%。全年粮食总产量21.5万吨,比上年增长2.9%;油料总产量2.4万吨,增长14.3%;蔬菜总产量38.1万吨,增长4.1%;水果总产量 39.6万吨,增长7.3%,其中柑桔产量39.2万吨,增长7.4%;茶叶总产量9151吨,增长14.1%。表1 2009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214

4、9382.9夏粮247464.2小麦136239.3秋粮1901922.9稻谷726041.0玉米896089.1薯类279910.5油料2414914.3油菜籽2002012.8茶叶915114.1水果3958877.2蔬菜3805943.9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1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是:核桃 53吨,板栗1167吨,白果91吨,实际采伐林木10560立方米。 全年肉类总产量8.0万吨,比上年增长17.6%。生猪出栏90.1万头,增长5.8%;家禽出笼299.7万只,增长11.3%,禽蛋产量2701吨,增长8.4%;山羊出栏6.4万只,增长3.2%;奶牛存栏2150头,下降44.7%,

5、鲜奶产量11223吨,下降33.5%。 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995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41.0%;旱涝保收面积8022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2.9%。农药使用量1902吨,增长15.4%,化肥施用量(折纯)59714吨,增长11.1%。农村用电量11174万千瓦小时,增长9.1%。 全区自来水受益村、通汽车村、通电村和通电话村分别达到79个、183个、183个和183个,分别占村总数的43.2%、100%、100%和100%。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行业从业人员10.68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

6、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9亿元,增长50.1%。其中,国有企业工业产值13.8亿元,增长46%;集体企业工业产值2.2亿元,下降22.2%;股份制企业工业产值179.9亿元,增长53.1%。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6.6亿元,增长45.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8.7亿元,增长44.3%,实现利润15.4亿元,增长46.0%,实现利税总额24.7亿元,增长37.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7.8,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表2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纸浆吨3827024.1机制纸及纸板吨3644820.2磷矿石万吨72718.8原

7、煤吨534003.3精制食用植物油吨268482.2合成氨吨12311039.7水泥吨7781582.5罐头吨5098557.1发电量万千瓦小时261885.6变压器千伏安3844501.4石墨吨71345.1软饮料吨23396616.9纱吨66574.9布万米1075-28.3家具件5268-83.4精制茶吨1820136.0白酒千升1128299.1 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54 亿元,增长0.3%,上缴税金1.09亿元,增长4.8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84亿元,比上年增长

8、53.7%。投资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增长29.9%,其它经济单位成为投资主体,达到73.3亿元,增长59.9%,比重达82.5%。房地产开发投资12.5亿元,增长56.4%。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82个,当年完成投资50.2亿元。江重机械制造、坤艳中药饮品等9个项目相继投产,德凌铜产品深加工项目、稻花香三峡科技包装工业园、娃哈哈启力饮料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6亿元,增长33.7%。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659公里,等级公路达到1828公里。全区10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94.5%的行政村开通了客运班车。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58354万人公里,

9、公路货物周转量90378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电讯完成业务总量21553万元,增长7.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0万门。全区固定电话用户6.4万户,其中,农村电话 4.9万户,占总用户的76.6%。移动电话用户31.3万户。邮政储蓄年末余额9.6亿元,增长23.0%。 全区全年接待中外游客212万人次,增长3.4%;旅游门票收入11679万元,增长13.4%;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增长5.0%。 六、内外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分城乡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27.4亿元,增长22.8%;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22.7亿元,增长21.0%。分行

10、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达到35.7亿元,增长21.6%;住宿餐饮业12.8亿元,增长23.4%;其他行业1.6亿元,增长20.4%。 全区共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800万美元,下降63.8%。外商直接投资1780万美元,增长18.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区全地域财政总收入完成217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058万元,增长30.5%。全区一般预算支出189578万元,增长56.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950万元,增长37.6%;教育支出28871万元,增长26.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1亿元,比年初增加21.4 亿元,增长25.6%。

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增长22.0%。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2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增长60.3%。其中,短期贷款20.8亿元;中长期贷款29.9亿元。 全区实现保费收入1560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3231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8个,争取区以上无偿科技资金450万元。区内投入科技经费1450万元,用于实施29个科技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区级科技成果20项。全年共申报专利90项,授权50项,同比增加10%。全区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2.1亿元,增长48.1%

12、,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7.9亿元,增长43.5%。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64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16所,完全小学4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6648人,其中,普通高中10070人,普通初中14232人,小学22276人,特殊教育学校70人。全区小学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 %。全区教职员工4014人。各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7.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1万平方米。全区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线1648人,上线率49.4%。 公共图书馆藏书13.5万册,全年共借阅图书12万册次。文物保护管

13、理机构2个。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1个(含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1731人(含乡村医生人员558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1020张。全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九、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91元,增长9.3%;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622元,达到6048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6平方米。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9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城市低保9288人。参加农村

14、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4027人。 十、环境保护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3.1%;城镇污水处理率94.0%。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5%。 十一、人口 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521364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27269人,农业人口394095人。全年出生人口3643人,死亡人口39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以公安部门年报为准。2009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简析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区委、政

15、府在科学应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迎难而上,区域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财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信贷投放增多。这些积极地变化也说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开始显现。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694亿元,同比增长5011 %,实现工业增加值 6657 亿元,同比增长44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84亿元,同比增长5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11亿元,同比增长2201%;J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