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77508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17—18学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练习二2018.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K-39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B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生物质能只能通过含有生物质能的物质的直接燃烧转化成热能从而被利用2.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3.在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中,已知断裂1 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为akJ,断裂1 mol氯氯键吸收的能量为bkJ,形成1

2、mol氢氯键放出的能量为ckJ,则生成1 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A.(c-a-b)kJ B.(a+b-c)kJ C.(2c-a-b)kJ D.(2c-a-b)/2kJ4. 下列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H22H B2H2 + O2 = 2H2O CCaO + H2O = Ca(OH)2 D2ClCl25.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作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热量,化学方程式如下:N2H42H2O2=N24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B此情况下,液态肼燃烧生成1molN2时放出的热量为641.6kJ C肼

3、(N2H4)分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D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S(g)和S(s)的能量比较, S(s)较大C白磷比红磷稳定 DCO(g)+H2O(g)=CO2(g)+H2(g)是吸热反应7.下列关于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电子由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 B. 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C.正极产生1molH2电池转移2mol电子 D.可以用碳棒代替铜片作为正极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

4、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B放电时,电子由Zn转移到K2FeO4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还原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 3H22NH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每1 mol NN断裂的同时有2 mol NH生成 B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CN2减少的速率和NH3减少的速率之比为1:2 D气体体积为初始

5、体积的1/210. 对A(g) + 3B(g)= 2C(g) +2D(g)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 0.005mol/(Ls) B.(B)= 0.6 mol/(Lmin)C.(C)= 0.5 mol/(Lmin) D.(D)= 0.45 mol/(Lmin)11. 已知反应A(g)+3B(g) 2C(g)+D(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2 mol/(Ls),则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1 mol/(Ls) B. 3 mol/(Ls) C. 4mol/(Ls) D. 2 mol/(Ls)12.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

6、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为正极被氧化 B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SO42-只向PbO2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13.某同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O=2H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4H+4e=2HOC. 每转移0.4 mol电子,生成3.6g水D. H由b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a极14.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g)+O(g)2SO

7、(g),已知反应进行到10秒时,SO、O、S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1 mol、0.2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秒时,用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s)B. 当反应达平衡时,SO的物质的量可能为0.4 molC. 当SO和O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时,达到该反应限度D. 向容器内充人SO,可以提高反应速率15.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B.所有的分解反应C.将热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16.常用的纽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它分别以锌和氧化银为电极。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2

8、e=Zn(OH)2,氧化银极上的反应是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锌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锌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锌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简答题17.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H-HNN N-H键能(kJmol1)436945391(1)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

9、)298 K时,取1mol N2和3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若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A Q1Q2 BQ1Q2 CQ1Q2如此选择的理由:_。18.(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

10、2和CO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总能量。 (2)在某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5 mol NO2和2 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O2CO=CO2NO,2 min时,测得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 此段时间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假设此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9. 氮元素有多种氢化物,如氨(NH3)、肼(N2H4)等。 (1)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

11、20%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如果此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50%,当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2.24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时,此电池产生的电能为 (假设肼此时生成液态水,已知在25,101kPa时,N2H4的燃烧热为624KJ/mol。)。(2)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池工作时,H+移向 极(填“正”、“负”)。20.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

12、的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_ 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 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X(g)和b mol Y(g),发生反应X(g) + Y(g) = 2Z(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降低温度:_ 加入催化剂:_ 增大容器的体积:_21. 人们应

13、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负极反应式为_ ,正极反应式为_ 。(2)铁、铜、铝是生活中使用广泛的金属,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正极反应式为_。(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