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77483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871统计基础 高纲1437 江苏省自考大纲new(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纲143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7871统计基础南京农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统计基础是以社会经济总体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定量方法论。统计作为一种实践工作,普遍存在于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因此,统计知识是农村经济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认识工具和业务基础知识。本课程是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现已开考的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和乡镇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共同的基础理论课。学好统计学基础,将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后开设的管理类课程如:现代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学、农业统计学等涉及的定量分析内容打下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2、本课程内容共分10个项目(章)。项目1,统计概述,介绍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项目2,介绍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项目3,介绍统计资料整理方面的基本实务知识;项目4至项目8,介绍通用的社会经济统计原理和方法。项目9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项目10,介绍Excel及其在统计中的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定量分析方法和从事统计实践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统计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有一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具体要求为: 1系统掌握统计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方法,特别要注意上下章节在知识点上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联系。

3、 2统计学基础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学员们在学习时,既要掌握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做到会正确计算;更要掌握不同统计指标的意义、作用和应用原理,做到会正确使用这些统计指标来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 3本课程既有大量的统计学概念,又有许多统计计算方法,技术性强。学员们在自学时要注意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必须认真完成各项目(章)后附的“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通过解题和答题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本课程涉及到计算器的使用。学员们除了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还要求掌握利用计算器开高次方根、求对数或反对数、利用计算器中的数理统计功能直接求得平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值的方法。(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

4、联系统计学基础是经济和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将使统计认识不断深化、统计分析的质量不断提高;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统计分析必须根据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规律来认识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解释具体现象的数量关系;各部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与统计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是学好统计学的前提和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项目1 统计概述(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统计的起源和发展、统计学的含义、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二)学习要求正确理解统计的含义,了解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

5、解统计学的性质。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统计工作的过程。(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统计实践的起源、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总体的分类、变量的分类、指标体系的概念与基本分类。2熟知: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掌握: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其关系、统计指标的类型、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联系与区别。项目2 统计调查(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统计调查的概念、意义与要求、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的方案设计、统计调查的各种方法以及

6、调查问卷的设计。(二)学习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意义、种类和方法,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了解统计调查的方案设计;理解统计调查的要求;掌握统计调查的各种方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统计调查的概念与意义、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调查表、观察法、实验法、报告法、问卷的概念、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设计的程序。2熟知: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的区别、询问调查法、网上调查法、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项目3 统计整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统计整理的概念、意义、内容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统计表和统计图。(二

7、)学习要求了解统计整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了解统计表的概念、构成、种类和编制规则,了解常用统计图的绘制;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内容和步骤,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类型和作用,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掌握数据分组的类型和方法以及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分组的类型、分配数列的概念、分配数列的种类、统计表的概念、统计图的概念、统计表的编制规则。2熟知: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数量分组中常用的几个概念、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统计表的种类、统计图的绘制。3掌握:统计表的构成。项目4 综合指标(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总量指标、相对指

8、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性质、作用、计算方法和计算原则(二)学习要求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和种类;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作用,理解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相互关系,理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的区别;掌握总量指标和各种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原则、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分析时注意的问题、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要求、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全距和平均差的概念、计算与作用。2熟知:总体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的概念和特点、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的区别与判别

9、、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各相对指标对比值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在不同资料条件下的计算、对水平法和累计法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平均指标的概念、平均指标的作用、各种平均指标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资料条件、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与作用、标准差的计算方法和资料条件,用计算器直接取得平均数和标准差数值的方法、离散系数指标的意义、公式和使用。项目5 动态数列(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动态数列的概念、构成、种类与编制原则,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以及动态数列的趋势分析。(二)学习要求了解现象的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分析方法;理解动

10、态数列的概念、构成、种类与编制原则等基本理论;掌握平均发展水平的各种计算方法、各种速度指标的计算和换算。(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动态数列的概念、构成与种类、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发展水平的概念与分类、年距发展速度与年距增长速度的概念、每增长1的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长期趋势的概念和种类、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的概念。2熟知: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特点和区别、平均增长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概念与关系、序时平均数的概念及其种类、序时平均的相对指标与序时平均的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水平法计算平均

11、发展速度的定义公式和派生公式、利用时距扩大法修匀动态数列的方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的具体应用。3掌握:动态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异同之处、序时平均的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项目6 抽样推断(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组织形式,抽样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抽样估计方法的含义与要点,以及样本容量的确定。(二)学习要求了解抽样推断的意义及特点,理解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掌握抽样平均误差、区间估计以及确定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抽样调查的应用、抽样的多种组织形式、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与数学性质、点估计

12、方法的特点与优缺点、确定必要样本容量的原因。2熟知: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特点、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参数和统计量、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抽样误差的概念、登记性误差与代表性误差、区间估计方法的含义与要点、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方法、必要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在变量总体时,重复或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对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在属性总体时,重复或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对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3掌握:全部可能的样本单位数目的概念及其在不同抽样方法下的确定、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和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在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方法。项目7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相关关系的概念、特点与种类,相关系数测定,

13、相关分析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回归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内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回归模型的预测及应用。(二)学习要求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特点与种类,了解相关关系的描述方法;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现象相关的密切程度,掌握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相关图的绘制与作用、相关表的编制与作用、相关系数定义公式的字母含义、估计标准误差与相关系数的关系。2熟知:相关关系的概念与特点、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相关关系的种类、相关系数的意义以及利用相关系数的具体数值对现象相关等级的划分、回归分析的概念、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建立一

14、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条件、应用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3掌握:运用简捷法公式计算相关系数、相关分析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项目8 统计指数(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编制的基本原理,平均指数的概念、编制方法及其应用,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二)学习要求了解指数分类和指数数列的基本内容;理解统计指数的涵义与基本作用;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广义指数与狭义指数的涵义、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原理、平均指数的应用、指数体系的种类、指数因素分析的

15、主要分类、多因素分析的注意事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采购经理指数。2熟知:统计指数的种类、个体指数与总指数的涵义与区别、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的涵义与区别、统计指数的基本作用、综合指数的概念、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及其作用、平均指数的概念、指数体系的概念及其作用、指数因素分析的一般步骤、对总量指标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对总量指标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平均指标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3掌握: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利用综合指数进行相对数与绝对数分析、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因素分析的具体应用。项目9 国民经济核算 略项目10 Excel统计实践 略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熟知”、“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熟知:要求应考者必须熟悉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