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

上传人:20****14 文档编号:110769905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水稻防倒伏示范总结枣阳市农技推广中心2010年10月1.试验目的通过在田间试验,检验以“立丰灵”为核心技术的水稻防倒伏技术在我市水稻生产上应用的稳定性,展示示范“立丰灵”的生产应用效果,为我市水稻大面积施用立丰灵,防止水稻倒伏,提高水稻单产,为全市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保证。2.试验地点及水稻品种试验地点选在枣阳市环城办事处鲍庄村。水稻品种为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3.试验药剂试验药剂为5%调环酸钙泡腾片(立丰灵)。由湖北移栽灵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提供。4.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简比试验方法。试验田面积5.2亩。试验设施药和清水对照两个处理,施药剂量为每亩30克5%调环酸钙泡腾片制剂。同

2、一田块留1/2面积不施药作为对照(施药前插棍作为长期标记区分)。用药时期在水稻拔节前7-10天。5.施药时间在7月6日施药。田间稻株园秆率在10%以下,生育期处于扁草分蘖未期,拔节前的第8天。株高75cm,叶色深绿,蔸茎蘖数平均23个。田间病虫害发生轻。施药时,在药液溶解均匀后,对准稻株近距离均匀喷雾,做到不漏喷,不重喷。6.栽培管理基本情况61水稻生育进程记录播种期:4月22日 插秧期:6月9日 分蘖期:6月18日 拔节期:7月14日 齐穗期:8月16日 收割期:9月22日6.2田管记录试验田间管理,除在水稻拔节前7-10天喷施一次立丰灵防止水稻倒伏以外,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田管措施均与

3、正常管理相同。6.2.1施肥配方施肥。底肥:亩施碳铵50公斤,磷肥50公斤。追肥:返青期追施尿素5公斤。6.2.2化学除草6月15日,在秧苗返青前,亩用15%丁草胺20克拌尿素5公斤撒篱,防除田间杂草。6.2.3病虫害防治5月25日,防治苗床一代二化螟。亩用惠螟2袋兑水30公斤喷壶。7月24日,防治纹枯病、二代二化螟。亩用爱普1袋,蓝锐50ml,兑水40公斤喷雾。8月19日,防治稻飞虱。亩用25%吡蚜酮2袋,兑水40公斤,在稻株下部均匀喷雾。于7月10日够苗时晒田结扎,7月20日复水。7.试验调查结果7.1株高、节间长度测定7.1.1用药后40天,即8月16日,稻田施药的半边抽齐穗,未施药的半

4、边田抽穗90%,测定株高和节间长度,结果表明,施药株高27ml,比对照矮3.3ml。从倒6节至倒3节,施药比对照分别缩短1.3ml、1.8ml、1.5ml、3.3ml,倒2节、倒1节穗长分别增长2.1ml、2.4cm、0.1cm。7.1.2收割前1天,即9月21日,测定株高和节间长度。结果表明,施药株高115.8cm,比对照高0.9cm,倒6节至倒3节分别缩短1.7cm、1.4cm、2.5cm、1.3cm,倒2节、倒1节穗长分别增长0.9ml、2.8cm、4.1cm(见表1)。表1:水稻喷施立丰灵对株高、节间长度的影响调查时间 项目处理倒6节 (cm)倒5节 (cm)倒4节 (cm)倒3节 (

5、cm)倒2节 (cm)倒1节 (cm)穗长(cm)株高(cm)施药后40天施药0.96.48.115.623.740.232.7127.6对照2.28.29.618.921.637.832.6130.9+-1.3-1.8-1.5-3.32.12.40.1-3.3收割前10天施药2.56.210.818.317.732.128.2115.8对照4.27.613.319.616.829.324.1114.9+-1.7-1.4-2.5-1.30.92.84.10.97.2抽穗情况8月12日田间调查水稻抽穗情况,施药的抽穗率15%,对照抽穗率5%,施药比对照抽穗多10%,在抽穗时间上,施药比对照早2天

6、,相应成熟期施药比对照也早2天,具体表现为剑叶及稻株先黄熟(见照片)。7.3农艺性状及产量在水稻成熟收割前调查取样,亩插秧密度为1.1万蔸,蔸平穗数:施药为13个,对照为17个;穗平总粒数:施药和对照分别为181粒和135.5粒,施药穗粒数比对照多45.5粒,施药和对照理论单产分别为625.1公斤和547.3公斤,施药比对照增产77.8公斤。(见表2)表2:立丰灵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 项目处理 密度(万蔸/亩)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克)理论产量(公斤)总粒数实粒数瘪粒数施药1.114.3181161.919.189.427625.1对照1.118.7135.5108.427

7、.18027547.3+0-4.445.553.5-89.4077.87.4倒伏情况9月16日,在水稻接近成熟的时候,对照田发生少量平地5级倒伏,倒伏面积占有5%,而施药田未发生严重倒伏现象,只有少量稻株歪斜,属正常现象。8.试验结果分析8.1今年是小区试验改为简比试验第一年,结果相同的是水稻喷施立丰灵对基部节间有明显的缩短作用,施药后20天对稻株矮化壮秆作用明显,后期抗倒伏能力大大增强。8.2试验结果表明,比往年试验明显的是水稻喷施立丰灵能够促进幼穗分化,抽穗早2天,且穗粒数增多,产量提高。8.3在生产上要严格把握施药时间和剂量,在水稻拔节前7-10天(中稻播种后60-70天),亩用立丰灵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8.4结果表明,喷施立丰灵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建议进行大力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