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1076963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而作初稿,请勿引用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吴敬琏*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感谢本届中国经济学年会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与学友们共同探讨我们这门学科面对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感谢年会邀请我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的这个讲台上做主题发言,回顾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走过的历程,意义更非同一般。我浏览了大家提交给大会的论文题目,它们涉及面如此广泛,可喜可贺。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25年前的1977年,为了拨乱反正,我的两位老师于光远教授和苏绍智教授发起的四次“按劳分配讨论会”。那时,经济学家虽然还没有摆脱“左”的思想禁锢,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真诚热情和勇气令人难忘

2、。中国经济学家的思考和起步正是从那时开始的。如今,时过境迁,我深深地为中国这二十几年来所取得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我也想与到会的经济学界朋友们共同回顾改革的历程,经济学家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作用,从而明确我们作为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1 中国经济学家在改革中成长中国改革理论发展史中提出市场取向改革的第一人是顾准(1915-1974)。他在50年代中期“左”风肆虐、万马齐喑的日子里力排众议,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是废除了市场制度。因此,为了提高效率,社会主义可以选择的经济体制,是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作出决策 顾准(1956):

3、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在那样的年代有这样的独立而深刻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惜的是,他旋即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他的学术观点更被断定为异端邪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湮没无闻。在1956年以后的2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的“放权让利”,特别是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为指导的,在这种“体制下放”的改革思路对往后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体制下放”的思路首先提出批评的是经济学家孙冶方。他在1961年后多次指出,经济管理体制的中心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作为独立核算单位的企业的

4、权力、责任和它们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问题。”孙冶方主张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或者说向企业放权让利。然而即使这样的主张也不能见容于当局。所以他在提出上述观点后不久,就被说成是“比利别尔曼还利别尔曼 利别尔曼是苏联经济学家,他在1961年提出的对苏联经济改革的建议,被认为是1965年柯西金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修正主义者”而受到批评和迫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中,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领导人认同孙冶方的经济思想,认为应当把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提高企业活力放在改革的中心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斯拉夫“企业自治”理论的影响

5、。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微观改革的最著名的倡导者还有马洪(1920)、蒋一苇(19201993)。例如,马洪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要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扩大企业在人、财、物和计划等方面的决策权力 马洪向北京地区社会科学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与扩大企业自主权,载马洪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28-245页。的主张,就得到了一些政府领导人的采纳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热烈支持。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讨论经济改革问题时对放权让利作了较之行政性分权更宽泛的解释。全会公报指出,旧经济体制的“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当有领导

6、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以便“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思考的范围比企业改革更宽。80年代初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理论已经逐渐超越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实际措施的水平,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学”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当时改革学派的主要

7、代表人物是薛暮桥、杜润生(1913)、廖季立(1915-1993)、刘明夫(1915-1996)等老一辈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领导人。例如,中国左翼经济学界的宿将、解放后又长期担任中央政府经济领导工作的薛暮桥(1904)。他在1979年出版的、对当时的改革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经济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企业(包括集体经济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成为有活力的基层经营管理单位;另一个是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它更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85页。所谓“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

8、要求”的经济体制,就是当时被婉转地称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制度。薛暮桥是最先提出并积极主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之一。1979-1980年间,他多次写文章反复强调两个基本观点:1、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局部地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且从总体来看仍然是一种商品经济;2、要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他还在1980年初为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应当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薛暮桥在1980年

9、9月召开的各省市区第一书记会议上就这个意见作说明时说:“所谓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要解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当建立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将来起草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规划,是一部经济宪法。” 见薛暮桥:对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的说明,同上书,第219-255页;同见薛暮桥(1996):薛暮桥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7页。虽然这个初步意见最终没有能够形成为政府的决议,但它打开了人们的思路,得到了包括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的赞同,成为多年以后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张本。长期在意识形态部门工作的于光远从“恢复马克思主义原

10、义”的角度批评斯大林、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他和他的追随者更多地倾向于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提出的“企业自治”和“社会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应当承认,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并不是按照经济学家的某种理论设计进行,而是由千百万农民在明智的政治家的保护和支持下赢得了在“包”(即租)来的公有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农场的权力,从而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家为农民私有农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所作的理论论证和消除政治障碍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杜润生和一大批集结在他周围的年轻经济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杜润生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研究,曾经辅佐过被毛泽东批评为

11、“十年一贯制”地“右倾”的中国农村工作领导人邓子恢(1896-1972) 邓子恢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已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担任负责农村工作的主要官员。他曾经因为主张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雇工、借贷和租地不加限制的“四大自由”、在五十年代中期反对合作问题上的冒进和在大跃进失败后主张包产到户,一再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杜润生早在80年代初期从推行农村承包制开始,重新发挥他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方面的影响。他广泛吸收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主张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再有在党政领导机关工作的经济学家,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政治智慧,为争取改革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突破起了重要作用。

12、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组长的林子力(1925)的论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书,就为承包制作了系统论证。在参与政府文件起草时援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设定的一个算例,用以论证个体工商业者雇工8人以下仍旧不是以占有他人劳动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因而保持着个体劳动者的身份。这种说法在政治上获得通过,雇工在8人以下(含8人)或以上,成为划分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界线,使私有企业的合法化取得了突破。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农民所熟悉的家庭农场已经通过“包产到户”的形式得到恢复,城镇非国有工商业也开始成长,如何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以便建立现代市场制度的问题便提到了人们的面前。“摸着石头过河”常常被称作“中国经

13、济改革的成功战略”。以中国改革的实际来检验,我认为这个论断很值得怀疑。如果恢复家庭农场制度只需要农民从千百年耕作经验中获得的直接感受和掌握权力的政治家的睿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则是另一回事。现代市场制度是一种经过几百年演变形成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如果完全依靠自发的演进,它的建立和建设至少需要几十、上百年的光阴。要通过改革行动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把这一系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没有对反映这一系统运动规律的现代经济科学的深切把握,没有改革行动的自觉性,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然而由于在“左”的路线下经济学备受摧残,使其完全不具备为经济制度的这一革命性演进提供理论支撑的能力。我是在人民共和国

14、成立之初的1950年上大学的。一年以后,英语课程被取消了,理论经济学课程也被取消了。高校经济类课程只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采用苏联专家编写的教材。1957年“帮助党整风”的运动中,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呼吁克服那种以引证训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搬运转述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代替科学创新的不良风气,吸收现代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 见陈振汉、徐毓旃、罗志如、巫宝三、宁嘉风、谷春帆: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8月29日。,却被说成“向党猖狂进攻”;提出意见的学者也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这就使不少经济学家把进行经济学研究视为畏途。在那以后,经济学就

15、变成了现行政策的描述或颂歌,学者的言论如果违反苏联教条或者不符合现行政策,即使不被扣上“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帽子,也会被指摘为“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西方经济学”从此在中国销声匿迹。即使1976年“文化大革命”完结以后,在部分高等学校恢复了一些“西方经济学”专题讲座式的课程,也常常被当做批判的靶子,谈不上作为理论基准和分析工具来加以运用。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的号召下,中国经济学家逐渐恢复了与世界经济学界的联系,并运用过去曾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现代经济学原理去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一代经济学家如薛暮桥、刘明夫等提出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建立“商品经济”的改

16、革主张。当时许多年轻的经济学家热心于补习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希望从中汲取新鲜知识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更大的冲击来自1980-81年间已经移居西方的两位东欧的改革经济学家W布鲁斯(1921-)和O锡克(1919- )的讲学。在当时中国经济学家还停留在把改革看作一组旨在“调动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时,他们把改革作为经济系统的跃迁过程来分析,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由此许多中国经济学家产生了系统学习现代经济学的愿望,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开始了创建比较经济学学科的努力。经济学家刘国光、董辅礽、赵人伟、荣敬本等都为这方面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对现代经济学进行再学习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家逐渐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工具,用以分析和评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政策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2经济学在中国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