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76340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文言文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结合具体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给加点的字注上不同的读音,对材料中指定的语句比较朗读节奏或标点的异同,熟知并能判别各种文体;理解常见的通假字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的异同,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根据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找出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句式;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尤其最后一类,

2、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该题型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勃勃生机。,文言文比较阅读已经成为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特色大餐。其具体形式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在求同存异中深化学生对选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考题就是在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有效延伸。 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纯说明或写景的文段入选的较少,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为主。多为两个,偶有三个。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型;二是课内与

3、课外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例】(2016,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4、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5、。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释】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垠:边界,尽头。睥睨(p n):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屋的正梁。堡坞(bo 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箭:小竹子。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6、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_,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的不平之气。,【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故”表示总结上文,放在句首,其前断句;“其气之灵”单独成句,突出主语,其后断句,句子断句为:其气之灵/不

7、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句子翻译为: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第2题: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第句的意思是: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所以“犬牙”应解释为:像狗牙那样。第句的意思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所以“清”应解释为:凄清。第句的意思是: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所以“益”应解释为:更加。第句的意思是: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所以“或”应解释为:有的人。,第

8、3题: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的词有: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句子翻译为: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句中重点的词有:自:从;径:一直;逾:越过。句子翻译为: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第4题: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

9、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A项:把一块小石子丢进去。以:介词,用,把。/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目光短浅。以:因为。B项: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而:表转折。/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而:表修饰。C项: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之:代词,它。D项:这两种说法,我都不信。是:这。/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是:这。故选D。 第5题: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及“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的凄苦孤寂之情;第二空注意题目中的语境“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景色美却无人欣赏,再注意题目中“

10、借”,因而这里就可以概括为:抒发了自己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不平之气。,【答案】1.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2.(1)像狗牙那样;(2)凄清;(3)更加;(4)有的人。 3.(1)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4.D 5.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参考译文】 【乙】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

11、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的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

12、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两种说法,我都不信。,(一)(2016,安徽)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导学号:35552264)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13、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景象。 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桃花源记:_ 醉翁亭记:_,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太平祥和,与民同乐。,(二)(2016,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导

14、学号:35552265)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

15、,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 事急矣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4【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宦途失意的苦闷。(2)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三)(2016,郴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导学号:35552266)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