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74910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 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复习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集训2 显微镜的使用与装片制作,1(2014黄石)选用下列哪种反光镜和光圈的组合,显微镜的视野最明亮( ) 大光圈 平面反光镜 小光圈 凹面反光镜 A B C D,【解析】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因此对光时,要使视野变亮,应选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来调节光线。,D,2(2015襄阳预测)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对光,直到整个视野呈白色 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 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 取镜、安放 收镜

2、并放回原处 A B C D,A,3(2015滨州)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解析】A.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不符合题意;B.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B不符合题意;C.凹面镜使光线会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转动反光镜能调节视野亮度,C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D符合题意。故选D。,D,4(201

3、5自贡)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 ) A移动装片 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 D转动反光镜,【解析】移动装片、更换目 镜、更换物镜,都可以判断污点的来源,ABC正确;D.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影响光线,不会出现在显微镜视野中,因此转动反光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D不正确。故选D。,D,5(2014恩施)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6(2014荆州)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

4、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C,D,7(2015益阳)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 B对光时要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D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解析】A.物镜的镜头越短,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细胞数量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物镜越短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A错误;B.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

5、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过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B正确;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将“b”写到纸上,将纸旋转180度我们会看到一个“q”字。C错误;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错误。故选B。,B,8(2014龙岩)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B操作时先放置玻片标本,再对光 C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 D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9(2015衢州预测)右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

6、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C,D,10(2014临沂)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D,11.(2014潍坊)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调换至高倍物镜下观察时,除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分别是( )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C,12(2014内江)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和反光镜在一条

7、直线上 B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用10倍的目镜和2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将被放大30倍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亮,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体积更大,A,13(2014南昌)如图为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A换成高倍物镜 B装片向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B,14(2014湘潭)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15(2015莱芜预测)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

8、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气泡多且不易染色的是( ) A撕取的洋葱表皮过大 B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到水滴 C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D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A,16(2015贵阳预测)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D,17(2014济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清水 B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清水中展平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B,18(2014绍兴)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

9、片的一部分。,(1)取自于图乙中的_(填序号)。,(2)观察切片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_ 。,A,换用低倍镜,19(2015遵义预测)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为:取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取材。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并染色,然后进行观察,并绘出细胞结构图。 (1)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 _。 (2)对细胞进行染色时,使用的染液是_ _。 (3)使用该显微镜观察的镜头组合目镜是_倍,物镜是_倍。,保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稀碘液,10,40,20(2015兰州)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

10、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_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的_镜。若在_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 。 (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_,要将其移至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_ 方移动。 (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的,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的。,反光镜,凹面,目镜,细准焦螺旋,d,左上

11、_,10,40,【解析】(1)对光的方法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用较大光圈;左眼注视物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在目镜能看见白亮的视野。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将字母“P”旋转180后得到的字母是“d”。(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40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