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748622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同步解析,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课时,1.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_: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_,维持生存;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细菌、真菌多_或_,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_: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呼出_,少数生物的生活不需要氧气。,考点1 生物的共同特征,考点梳理,营养,营养物质,营腐生,寄生生活,呼吸,氧气,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动物和人可以通过_、_和_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_对作出反应:

2、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_:生物体都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为了延续后代,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后代。,外界刺激,生长和繁殖,废物,呼出气体,排尿,排汗,(6)生物都有_的特性: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 (7)除_以外,生物都是由_构成的。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遗传和变异,病毒,细胞,细胞,考点2 调查的一般过程与生物的归类,1.调查的一般过程: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和_,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

3、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目的,调查对象,样本,2.生物的基本分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_、_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可分为_和_等;还可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动物,植物,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考点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是指_、_、_、_、_等。例如南橘北枳(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_之间的影响和_之间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例如七星

4、瓢虫捕食蚜虫,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等。,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生存发展中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如树蛙随它所栖息的不同树种而有不同的体色。 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如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 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如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其他适应方式:如动物冬眠适应_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适应_环境。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改善环境,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5、可增加空气湿度,蚯蚓改变土壤的肥力,大树底下好乘凉等。 破坏环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干旱,寒冷,精巧点拨,各种生物因素之间的比较:,考点精讲精练,考点1 生物的共同特征 【例 1】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 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植物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繁殖;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钟乳石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盐慢慢堆积的结果,是自然现象,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

6、,因此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故选D。 答案 D,【学以致用】 1.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D.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考点2 调查的一般过程与生物的分类 【例2】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其不同之处,解析 调

7、查时应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故A错误。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并且最后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所以要全体同学集体行动,当然要特别注意安全,故B正确。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按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环境等进行统计归类,C、D正确。故选A。 答案 A,【学以致用】 2.在调查校园生物的过程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

8、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C,考点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3】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解析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因此这一事实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故选D。 答案 D 【学以致用】 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生物

9、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相似的是 (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课内演练,2.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6.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两盆观赏植物“虎刺梅”,放在阳台上的花苞颜色鲜艳,放在客厅的花苞颜色较浅,你认为影响花苞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9.下列各项中的生物之间是合作关系的是 (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蚂蚁合力搬运食物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领巢穴而在周围鸣叫,B,C,B,

10、13.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2015娄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青蛙产卵 B大雁南飞 C山体滑坡 D花开花落,真题强化,A,C,3.(2015威海)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能够运动 B需要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4.(2015广东)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 A母鸡孵卵 B种子萌发成幼苗 C膝跳反射 D排出汗液和尿液 5.(2015百色)气温低于24时很少听到蝉的鸣叫,影响蝉鸣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C,C,C,11.(2015泰州)某农田里常见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农田中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_、_等。 (2)影响蚱蜢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等。 (3)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细菌和真菌属于_。,阳光,空气,草,鸡,生产者,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