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比表面积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748045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比表面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密度比表面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密度比表面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密度比表面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密度比表面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度比表面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比表面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1994,1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及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定义,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g/cm3,3 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为了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泥反化,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4 仪器设备,5.1李氏瓶:瓶颈刻度由0ml至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仪器首检) 5.2 无水煤油:符合GB 253的要求。 5.3 恒温水槽。,5、测定步骤,无水煤油注入0-

2、1mL刻度,放入水槽中恒温,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一般20),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准确至0.05mL。 取同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中没有煤油的部分擦干净。 水泥试样应预先过筛,烘干一小时,后在干燥器内干冷却至室温,称取60 g样品,精确到 0.01g.,5、测定步骤,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装入瓶中,反复摇动,也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不大于0.2,6、结果计算,密度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取整到0.01

3、g/ cm3,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 cm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 8074-2008, 标准参照了ASTM C204用透气法测定波特兰水泥细度标准试验方法,JIS R5201水泥物理试验方法 细度试验和EN1966水泥试验方法 细度测定,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比表面积在2000cm2/g至6000cm2/g范围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3、方法原理,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

4、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4 术语及定义,水泥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cm2/g或m2/kg来表示。 空隙率:试料层中颗粒间隙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以表示。,5、试验设备及条件,5.1 透气仪 本方法采用的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5.2 烘干箱,灵敏度为1. 5.3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1g 5.4 秒表,精确至0.5 s。 5.5 水泥样品,按GB 12573取样,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 5 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5.6 基准材料 GSB141511或相

5、同等级的标准物质。 压力计液体 滤纸 中速定量滤纸 5.9 汞 分析纯 试验条件 相对湿度不大于50%,6 仪器的校准,采用GSB141511标准粉。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仪器使用频繁时应半年进行一次,仪器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标定内容: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用标准样测定标准时间。,7、操作步骤,7.1 测定密度 7.2 漏气检查(密封性检查:U型压力计内装水至第一条刻度线,透气圆筒外部涂上凡士林后插入U形压力计锥形磨口,阀门处也涂些凡士林,注意不要堵塞通气孔,打开抽气装置抽水超过第三条刻度线,关闭阀门,用橡皮塞塞紧透气圆筒,在3min内压力计内液面不下降,表明仪器密封性良好),勃氏仪,7.3 空隙率()的确定,P、P型水泥采用0.5000.005 其他水泥或粉料选用0.5300.005 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规定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以2000克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7.4 确定试样量,m=V(1-),8计算,8.4 结果处理,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2/g。 如手动与自动勃氏仪的测定结果有争议时,手动勃氏仪测定结果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