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72428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考纲要求1.掌握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2.区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4.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5.掌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6.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7.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8.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9.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二)命题规律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手段;传统文化的作用及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途径等。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

2、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1、以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事例、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载体,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2、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的意义3、以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戏曲发展的典型案例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例1】(2018年高考全国1卷)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

3、关注。这说明( )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 B C D【答案】D【例2】(2018年高考全国3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4、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符合题意。故选C。【例3】(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

5、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答案】A【例4】(2018年高考海南卷)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答案】B【解析】本课考查文化传承的知识。说法错误;夸大了材料做法的作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文化传播方式对文

6、化传播效果有影响;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群群众的实践需要。答案选B。【例5】(2018年高考海南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7、,不会弱化;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例6】(2017年高考全国1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 B C D【答案】C【例7】(2017年高考全国2卷)2016年9月

8、,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 B C D【答案】B【解析】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

9、赢得市场才有价值。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例8】(2017年高考全国3卷)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 B C D【答案】A【例9】(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材料一经过

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

11、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答案】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删除民

12、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4)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

13、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文化传播的媒介: 传媒的形式(略) 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

14、广 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文化交流的意义(为什么)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基本途径之二)D、正确处理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