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72425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一)考纲要求1.哲学的内涵;2.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的基本派别;4.哲学与时代精神5.哲学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7.世界的物质性;8.物质与运动、静止;9.物质运动的规律;10.意识的本质;11.意识的能动作用;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3.实践的基本特征;1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5.真理及其特点;16.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二)命题规律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本专题往往

2、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命题,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1)以名人名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素材,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2)结合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探索等材料,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以我国航天技术、世界医学重大突破、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为背景,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及认识发展的过程等(4)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事例,留意现实生活中认识发展的具体事例。【例1】(2017全国卷)2016年12

3、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 B C D【答案】B【例2】(2016全国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重视调查研究,依

4、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答案】B【解析】毛泽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灵活调动军队,做到了从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战争规律,入选。把认识作为行动的出发点,说法错误,故排除;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不选。【例3】(2016全国卷)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

5、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答案】C【例4】(2018年高考天津卷)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 )

6、A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郭家沟提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D正确且符合题意;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A说法错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发展,但不能决定经济发展,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例5】(2018年浙

7、江高考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B C D【答案】B【例6】(2018年高考江苏卷)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

8、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国人内心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动手的方式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获取的,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例7】(2018年高考天津卷)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

9、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正确且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例8】(2018年高考江苏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10、(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答案】B一什么是哲学?1.源于: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义: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内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形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5.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二、世界观和方法

11、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

12、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四、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思维和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五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基本形

13、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2)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

14、依赖意识。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哲学史上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六、真正的哲学为什么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

15、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即真正的哲学为什么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为社会变革作思想准备。真正的哲学为人们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律3、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