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69624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选修一试题(附答案)$816250.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一 重大改革2010-2016年高考卷考点有: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王莽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改革;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唐太宗谱牒改革;唐两税法;唐玄宗兵制改革;唐代币制改革;唐代韦宙风俗改革;唐刘晏改革;明代建文帝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满清八旗改革;清代养廉银制度改革;晚清机构改革;清末新政;清末军事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二战后日本改革1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

2、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3、)。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而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 3(16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

4、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1) 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 据材料一,概括“

5、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10分) 王莽改革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

6、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改革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

7、,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