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9611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A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材料说明()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之魂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书写汉字不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BC D解析:选B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说法错误;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视汉字的书写,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确且符合题意;书写汉字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说法错误。2众多中国古代建筑,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已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却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这表明()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思想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A BC D解析:选D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不选;材料表明了古代建筑与传统文

3、化的关系,没有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不选;将哲学想象融入中国古代建筑,让中国古代建筑成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说明了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符合题意。3.如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所书的环读四言诗句,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这幅作品()以优美的书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新颖的结构表现了诗词的鲜明独特魅力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美好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爱国情感A BC D解析:选C材料中“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

4、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了诗词的鲜明独特魅力,正确;强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材料强调博大精深,不选;中“爱国情感”与材料主旨无关。4四库全书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内容涵盖甚广,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医学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A BC D解析:选B四库全书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内容涵盖甚广,作为史书典籍,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中可以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符合题意,入选;说法

5、错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排除;说法错误,我们透过史书典籍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并不能看到所有文化,排除。5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 BC D解析:选B在海峡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这一活动的举办能够增强对中华文

6、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造活力。说法错误,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6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C D解析:选A本题的题眼是“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入选;中国园林建筑成为文化传承

7、的视觉象征,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入选;夸大了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的作用,排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的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C D解析:选C“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的历史”,其“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说明中华文化源

8、远流长、博大精深,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入选;不符合题意,排除;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82017年10月,第六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贵阳举行。 主题为“凝聚力量走新路,携手同步奔小康”,规模约1 200人,参演剧(节)目共计12台,演出24场, 少数民族演员满怀激情载歌载舞,展示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可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民族文化是优秀文化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 BC D解析:选C本题材料中的“少数民族演员满怀激情载歌载舞,展示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既说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又说明中

9、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故正确。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说法错误,民族文化也有优秀和落后之分,故排除。9每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是精品力作荟萃,令人振奋和欣喜。这些精品力作()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彰显民族文化的共性A BC D解析:选B中“消除”说法错误,排除;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因为上述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不是共性,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项。10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

10、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梅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A BC D解析:选B题干没有体现梅与爱国主义的相通之处,不符合题意;包容性是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题干没有体现,错误;从陆游到毛主席,把梅的精神赋予时代内涵,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品质, 正确。11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

11、“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统一A BC D解析:选B中原文化在杭州积淀并与杭州原有文化交融,说明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正确;特色江南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文化的区域特征,正确;说法错误,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手段,故排除;说法错误,错在“融合统一”,排除。12京剧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集我国戏曲之大成,已成为我国的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大型国粹经典京剧中华

12、神韵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唯一一场京剧专场演出,也是我国京剧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阵容最强的京剧艺术盛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华神韵的举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粹经典中华神韵的举办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京剧作为“国粹”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京剧艺术的发展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C D解析:选A“京剧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集我国戏曲之大成,已成为我国的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说法正确。大型国粹经典京剧中华神韵的专场演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粹经典,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说法符合题意

13、。说法错误,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不是京剧。二、非选择题13(2017陕西省西安市模考)“摩挲掌上日相将,袖中常见烟云绕”。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长期以来,奇石的美学特征让世人神往,它那来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近代以来,我国在继承传统赏石文化优秀精髓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从而把观赏石的真、善、美全面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分析中华文化的特征。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具体分

14、析说明即可。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代赏石文化继承了传统赏石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赏石文化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近代以来,我国赏石文化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14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1)根据材料,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2)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解析: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