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95845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展示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1传统文化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特点相对稳定性:传

2、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醒传统文化两个特点的侧重点不同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2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

3、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现实价值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漠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提醒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

4、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命题揭秘: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的理解。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常常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结合进行考查。热考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典例1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

5、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礼”在世代相传中保留了其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B。跟踪训练1中华诗词的魅力在于它能陶冶性灵,变化气质,培养贤德君子。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世界文化的至宝奇珍。可见,中华诗词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顺应变动性C相对稳定性 D开放包容性答案A解析中华诗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6、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这体现了A。B、C、D不符合题意。热考点2传统文化的影响典例2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 B C D答案D解析认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这是历史唯心主义,错误,不选;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信建设,不是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D。跟踪训练2很久以来家书都是

7、维系家庭的纽带、传承家风的桥梁,但现代社会人们的联络方式多了,却少了沟通的能力和交流的质量。新春之际“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起征稿,请读者分享“手边家书”。这种分享,其意在()用优秀传统家风陶冶道德情感重拾家书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提高读者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帮助读者正视生活中的道德冲突A B C D答案A失分点1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提醒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不能认为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变的。矫正训练1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8、()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答案C解析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价值,人们以这种古建筑为背景创作了热销产品。这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继承的核心主要是保存其文化价值,A说法不准确;本题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保持稳定,B排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市场运作,D说法错误。失分点2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醒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

9、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因为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二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因为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矫正训练2(2013广东高考)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答案D解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错误,书

10、法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关系并没有直接关系。正确。核心考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认

11、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提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图所示:3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别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度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联系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

12、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命题揭秘: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主观题侧重于综合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常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热考点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典例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答案D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13、推陈出新,D正确,A、B、C错误。跟踪训练1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了。以下描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流行文化能得到认可必有其长处,需加以发扬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时尚文化因其生动形象而得到传播,应丰富其内涵A B C D答案A解析题目中“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

14、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了”,这表明了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故入选。热考点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典例2(2016全国甲卷)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 C D答案D解析我国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与其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密不可分,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手段的创新,符合题意,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不当选;错在“取代”。跟踪训练2 “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