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9576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5课 文化创新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文化创新考点展示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核心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2、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提示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示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3、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要求。 命题揭秘:命题时主要通过展示国家或地方有关文化发展的鲜活材料,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意义和主体,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是主观题。热考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典例1(2016海南高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4、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 B C D答案D解析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不选;说法过于绝对,不选;“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正确;“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正确。跟踪训练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

5、创新的动力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A符合题意。热考点2文化创新的意义典例2(2016全国乙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

6、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 B C D答案A解析“华阴老腔” 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错误;传播手段和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错误。跟踪训练2(2014全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

7、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

8、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答案(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2)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析本题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生活为依托,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从文化生活角度进

9、行设问。本题结合材料,提炼信息,要求运用文化创新的作用,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要分别列出对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热考点3文化创新的主体和要求典例3(2016全国丙卷)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B C D答案B解析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既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发挥信息技术对文化传

10、播作用的体现,符合题意,答案为B。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跟踪训练3以史诗级小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始终心系土地,心系人民。他说:“要深刻的理解、体验生活,需关注生活的运动和发展,不但要深入,而且要沉下去,让作家真正地到基层去体验生活。”作家之所以“要到基层去体验生活”,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 B C D答案B解析让作家真正地到基层去体验生活,这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作的导向,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故入选。表述与题意无关。失分点1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11、,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提醒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矫正训练1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答案C解析“偏爱画马”是情感因素,“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是生活感悟,因此C项当选。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均否定了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失分点2认为文化创新

12、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提醒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矫正训练2黄梅戏源于民间舞蹈。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种名剧。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 B C D答案D解析“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是黄梅戏的源头”,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黄梅戏来自于“劳动”“里巷歌谣”

13、“灯会社火”,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不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核心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创新与继承、借鉴、融合的关系为什么怎么做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尊重文化的多

14、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提醒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进行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两条基本途径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

15、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提醒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命题揭秘:结合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的理解,主观题主要是综合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热考点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典例1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