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68792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有机化合物9.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考纲要求: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乙醇和乙酸 1.结构和物理性质,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乙醇的化学性质,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具有酸性:CH3COOH CH3COO-+H+,属于弱酸, 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 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 能与活泼金属(如Mg)发

2、生置换反应,如: Mg+2CH3COOH(CH3COO)2Mg+H2。 能与碱(如NaOH)发生中和反应,如: CH3COOH+NaOHCH3COONa+H2O。 能与碱性氧化物(如MgO)发生反应,如: MgO+2CH3COOH (CH3COO)2Mg+H2O。 能与某些盐(如Na2CO3)发生反应,如: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自主巩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实验室可以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 ) (2)可以用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 ) (3)可以

3、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 ( ) (4)乙醇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所以是饱和烃 ( ) (5)乙醇、乙酸、水与Na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相同 ( ) (6)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 (7)乙酸与NaOH反应,而乙酸乙酯不与NaOH溶液反应 ( ),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常见官能团及其性质 (1)碳碳双键能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氢气、HCl等发生加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苯环能与液溴(FeBr3作催化剂)、浓硝酸(浓硫酸作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醇羟基(OH)能与Na反应生成H2,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4、能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 (4)羧基(COOH)具有酸性(能与Na、NaHCO3反应),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5)酯基(COOR)不溶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特别提醒凡是含有OH(如乙醇、水、乙酸)的物质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1 mol的OH均与1 mol Na反应生成 mol H2。但这三者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反应最剧烈的是乙酸,最缓慢的是乙醇。,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

5、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与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得到的产物相同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解析:A选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三种官能团,错误;B选项,此分子中的羧基、羟基能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选项,分子中的羟基、羧基均能与Na反应,只有羧基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选项,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别发生加成、氧化反应,错误。,B,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方法技巧高考时,常常给出陌生的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然后让推测其性质。解答此类题,首先需将题目中提供的有机

6、“大分子”进行拆解,把陌生的结构简式拆成熟悉的各种官能团。通过分析所含官能团的典型化学性质来确定新的有机化合物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 1.(2017广东湛江模拟)葡萄糖在人体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能发生催化氧化、取代反应 B.乳酸和葡萄糖所含官能团相同 C.乳酸能和碳酸氢钠、钠反应放出气体,答案,解析,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7、)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 L H2,答案,解析,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下图是A、B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与B互为同系物 B.A与B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A与B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A与B都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答案,解析,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考点一,考点

8、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

9、,考点突破,自主巩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糖类、油脂、蛋白质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 ) (2)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 ( ) (3)纤维素没有甜味,人体不能消化,不属于糖类 ( ) (4)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5)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向其中加入淀粉显蓝色 ( ),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注意反应条件 (1)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银镜反应或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2)淀粉用稀硫酸催化

10、水解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取水解后溶液加入碘水检验。不能取用NaOH溶液中和后的水解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3)油脂水解是可逆反应,在酸、碱性条件下均可进行,但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也叫皂化反应。,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注意盐析、变性的异同 盐析: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 变性: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失去生理活性。,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

11、酸乙酯 B.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D.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E.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F.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G.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H.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I.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J.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K.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L.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M.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答案,解析,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

12、理,考点突破,特别提醒(1)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双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 4.(2017课标全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解析,考点一,考点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5.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

13、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汽油、花生油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答案,解析,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易于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 (1)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吸收乙酸、溶解乙醇。 (2)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例题(2016上

14、海化学)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 。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 ,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 、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 ,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 。,答案:(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

15、可) 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 (2)吸收乙酸 溶解乙醇 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 (3)振荡 静置 (4)原料损失较大 易发生副反应 乙醚 蒸馏,解析:(1)依据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进行分析; (2)依据乙醇、乙酸均易挥发的性质可知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乙醇,然后从除杂及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角度分析; (3)分液前应充分振荡并静置; (4)装置b不是水(或油)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易发生副反应如有机物脱

16、水炭化、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等;乙醚与乙酸乙酯互溶,应用蒸馏法分离。,跟踪训练 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2.(2017浙江金华十校模拟)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B、C、D、E有如下关系: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B+DE的反应类型是 (填选项字母)。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4)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制取E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