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68552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87 大小:36.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 “双轮驱动” 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申 请 人: 严 俊 申请学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盖章) 联系电话: 0757-82773569 传 真: 0757-82982304 电子邮箱: fsyanjun 访问路径: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 二 O 一二年五月 2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 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以下简称为申请书 )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 诺

2、对所填写的 申请书 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 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 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恪守学术道德, 维护学术尊严。 研究过程真实, 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 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3.遵守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 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 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 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 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 : _ 2012 年 6 月 1 日 3 一、简表 项目名称 构建构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双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4、与实践 项目类别 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 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 项 目 简 况 起止年月 2012 年 6 月至 2014 年 6 月 姓名 严俊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 年 10 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 职务 副教授/ 教务处副处长 最终学位/授予 国家 研究生/中国 邮政编码 52800 学校 名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电话 0757-82773569 所在 学校 通讯地址 佛山市江湾一路 18 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务处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 对象 学 时 所在单位 2007 基础会计、会计业务模拟 会计专业 126 佛科院 2008 财务管理、会计业务模拟 会计、国贸 12

5、6 佛科院 2009 基础会计、会计业务模拟 会计、国贸 126 佛科院 2010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会计、人力 98 佛科院 项 目 申 请 人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2011-2012 财务管理、 企业经营沙盘模 拟 会计、09 国贸 与机电专业创 业创新班 98 佛科院 4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07 年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第九届校级 教学成果一 等奖(主持) 2010 年 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 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主持 2002 年 -2006 年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珠江三角洲企业信息化与 管理变革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 主持 主要

6、教学 改革和科 学研究工 作简历 2009 年 -2010 年 佛山市政府项目 佛山市地税收入影响因素与增 长问题研究 主持 职称 学位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 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10 9 1 0 0 2 7 2 姓名 性 别 出生年 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名 贺志姣 女 196310 副教授 经管学院书记 总体部署 古广灵 男 1967.5 副研究员 教务处副处长 理论研究 吕惠聪 女 1969.7 副教授 会计系主任 策划实施 何苏华 男 195412 教授 经管学院副院长 理论研究 周小洪 男 1962.8 副教授 金融系主任 策划实施 黄跃辉 男 195711

7、副教授 工管系副主任 策划实施 李钰 女 1965.8 副教授 会计系书记 策划实施 谢长青 男 1972.1 副教授 国贸系副主任 策划实施 项 目 组 主要成员 (不含申 请者) 关秀明 女 197912 讲师 经管学院 策划实施 5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1 一、项目的意义一、项目的意义 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专业毕业实习) 、专业社 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教学实践环节与形式。本项目围绕经 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构建经济管理类“多层次、多渠道、多特 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不

8、是以单纯“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中心来开展实践教学 各环节,而是以经济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为中心来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该项目的研究意义如下: 第一,有助于改变传统经济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的结合,把实践教学以不同的形式(实验、实训、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 文、毕业论文)全方位、系统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第二,有助于形成和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由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实验、 实训、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 力和应用型创新能力是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

9、主要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培养本科应 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复合能力。既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运用应用性知 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第二次开发的革新能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 教学观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 二、现状分析 二、现状分析 (一)国内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未能妥善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

10、的矛盾,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忽视知识整 合、知识意义建构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未能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实际 应用; ()未能妥善处理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调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 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2、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2、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实践教学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教学和验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 的实验技能;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则应是对学生动手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分析问 题和解决

11、问题的能力、综合只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 下,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但不得附其他无关材料。下同。 6 (1)关于实训。实训教学概念模糊,定位不清,教学状态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实 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专业教师之间意见不一,实训教学的效果无法显现。 (2)关于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一直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 学环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学校无法提供适合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加之 学生出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往往选择在拟就业单位实习,学生的实习较以前分散,学校管理较 难

12、,实习环节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弱。 (3)关于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方面,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多以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 为主,由于受到就业的压力,毕业生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和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论文 这一实践环节重视不够,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毕业论文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较 好的发挥,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财经类 院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般都比较重视毕业论文而忽略毕业设计, 实际上毕业设计对财经 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 果,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并解决实

13、际问题的能力,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 系统性的训练和提高。因此,财经类院校要改变只重视毕业论文不重视毕业设计的观念。 (4)关于专业社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行业访查、访谈、咨询、服务等 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体现,没有进行有计划 的、和一般社会实践相区别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即便安排了专业社会实践的学校,在具体实 施中,出现了教学内容偏少、空洞、缩水的现象,有的甚至无法落实,这样的社会实践实际上 是减少了实践教学的时间。 (5)关于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目前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比较落后,教师的实 训教学改革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还不能适

14、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 术进行实训教学的课程还相对较少。 (二) 我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础与现状分析(二) 我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础与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初步明确了“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 动”的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 1、在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1、在课内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训、实训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我们分 别制定具体的计划、大纲或规定等,规范每个子模块的内容、实施过程和效果控制,确保项目 实施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课程实训课程实训:我们先

15、选择经济法 、 基础会计等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试点,总结经验, 逐渐推广,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广告学 、 商务谈判等多门课程中均设计了实训环节, 通过这些课程中实训,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了解深刻,掌握牢固,建立一定的实践意识和专业 的感性认识与经验。 7 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在会计学专业开设了会计业务模拟 、 会计电算化 模拟等实训课程,然后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相继开设企业经营沙 盘模拟 、 国际贸易实务 、 管理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等实训课程,并继续向更广的范围 推进,力图通过更多实训课程的开设,弥补现场实习的不足。 生产实习生产实习:学院一直坚

16、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重庆、武 汉集中实习,每届学生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学初,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委派专业老师和班主 任带队外出赴上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实地考察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 地域的企业、产业园区,听取企业、政府部门等负责人的报告,观摩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运作, 回来后撰写实习报告,总结交流实习经验。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学院采取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毕业实习的内容相 结合,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即是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通过毕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大纲、毕 业实习周记、 毕业实习鉴定表以及学生毕业实习总结和指导老师的总结对毕业实习的过程和结 果进行监控。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从选题、内容、格式等的要求到过程的控制均有章可循。学院还根据实际的需 要,不断细化环节、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例如,现在的毕业论文增加了翻译外文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等环节,让学生接受更加严格的观察问题、分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