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64867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江苏省新沂市实验学校 王光琚教学目标:创设“爱”的情境,通过感情朗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联系生活,体会“给予”的内涵,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同学们,咱们来随便聊聊吧。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学生畅谈)看来,许多同学的生日都过得很开心,因为有爸爸妈妈在辛勤地操劳,无悔地付出。可是,我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有谁又曾帮他们过生日的呢?同学们,爱是需要付出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引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课文讲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两件事,谁来概括地说说?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3、看似很平常的两件事,却流露着浓浓的父子之情,那就是一个字爱。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课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细细体会高尔基父子之间那浓浓的爱意。二、整体感知,初谈“给予”1、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含义最深刻的一句话读一读,想想它的意思。2、指名说,屏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是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对谁说的?你认为这里的“给”、“拿”是什么意思?(给,送给,给予。拿,获得,索取)高尔基为什么要对儿子说这句话?三、走进文本,解读“给予”(一)品读“栽花”,体味儿子的“给

3、予1、屏: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引读,高尔基很爱儿子,其实,儿子也很爱爸爸的呀。)2、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2、3自然段(屏出示),找一找课文哪些词语、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3、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爱呢?随机出示重点句子:(朗读体会)(1)朗读表达理解,抓“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A、请大家读读这个词“顾不上”,儿子顾不上休息,累不累?需要不需要休息?你看,当时高尔基远在意大利,他的妻儿在苏联,师介绍:意大利位于欧洲最南面,而苏联在欧洲东部,相隔好几个国家,可谓“路途遥远”(词卡)换个词,读词:千里迢迢,不远万里。儿子不远万里赶

4、来探望他,你体会到什么?(儿子关心、孝顺爸爸)一个“探望”,凝聚着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呀!齐读第二节。老师不由地发出赞叹:“原来,爱就是儿子不远万里的探望。”(屏示)儿子万里迢迢赶来,却顾不上休息,光顾着为爸爸栽花种草,老师有疑问了:儿子为什么想到要在小岛上栽花种草?可能是儿子怕爸爸孤单,想让花草陪伴他。(多么细心的孩子!)可能是儿子爱爸爸,用花草表达他的爱意。(多么懂事、孝顺的孩子)B、(一直忙着:一刻都没有闲着,忙着干什么?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带着你的感觉读好这句话)C、(各种各样:栽种的花品种多。他想让爸爸能欣赏到很多好看的花。真是一个为爸爸着想的孩子!谁来夸夸他!)D、(只有,还:年

5、龄小,个子矮,但很懂事。)4、小结,引读:一个多么孝顺、多么懂事、多么能干的孩子!为了爸爸,他心甘情愿地付出!这是一种多么真挚的爱啊!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体会。5、儿子不辞劳苦,为爸爸栽花种草,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原来,爱就是 ”(二)品读“赏花”,体会父亲的“得到”1、儿子告别了爸爸,但他亲手栽种的花草留了下来。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你看:(屏出示鲜花图片)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色彩全都有,这就是:姹紫嫣红(词卡)。指名读,读出色彩的多。换个词就是(色色俱全,五彩斑斓,五彩缤纷)2、课文是怎样描绘这番美景的,教师范读第四节。(屏示)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

6、么?你还听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随机指导朗读,教师评价。4、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因为儿子栽种了花草,现在,到处是鲜花盛开,到处是芳香四溢,到处是蜂飞碟舞,这般热闹的景象,谁愿意来读?(指名读,齐读)5、这姹紫嫣红的鲜花,这沁人心脾的花香,还有可爱的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如果你在场,你的心情会怎样?高尔基呢?6、(出示父亲赏花的句子):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么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1)谁来美美地读一读。(2)彩霞染红了天空,映红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高尔基沐浴着柔和的霞光,坐在院子里欣赏这姹紫嫣红的鲜花。此时在高尔基眼里

7、,这仅仅是花吗?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谁?(屏)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么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齐读)(3)指名读这句话,你觉得高尔基心情怎样?(高兴)怎样的高兴?说不出的高兴,带着这种心情再读。(4)这高兴是谁带来的?对呀!是儿子亲手种的鲜花给病中的父亲带来了欢乐,是儿子的给予给孤独寂寞的父亲带来了喜悦。指名学生读好第五节。(5)细细地默读第五自然段,高尔基心中除了高兴,还有哪些情感?同桌交流一下。(6)全班交流。(他在骄傲,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他在感动,被儿子真挚的感情打动;他也在思念,思念他所深爱的儿子、亲人)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到人物的心理去了。你能试着走进高尔基的心灵,边想边读,表现出

8、这份意境吗?指名朗读第五节。7、学到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原来,爱就是 ”8、引背: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动人的父子深情!咱们赶快把它记在脑海里吧!自由背诵,齐背。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1、过渡:高尔基看到美丽的花儿,心中涌起了对儿子的深切的思念,于是,他给远方的儿子写了一封信。2、(屏显信的内容)这就是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内容以信的格式表现,背景映衬一些花、花瓣,配上背景音乐)(1)好好的读读这封信,你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收获。(2)学生自由朗读,自能学习(3)交流读懂的句子a、出示第七节:“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高尔基的儿子是在院子里种的花草,而这里为什么说是给岛上留下美好的东西鲜花?引导

9、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鲜花盛开的时候,小动物们的表现,岛上人们的表现。(冬去春来,人们发现了五彩缤纷的鲜花,惊喜、赞叹、舒畅、开心高尔基小蜜蜂有了甜蜜的花粉;小蝴蝶有了舞台;小草小树有了伙伴,穿上了花裙、绣花鞋,风儿也成了香风)教师评价过渡:高尔基的儿子为父亲种下了美丽的鲜花,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我想香香的风儿一定会把人们的快乐带给高尔基的儿子,一定会把大家的祝福带给他的b出示第八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收获)“美好的东西”仅仅指鲜花吗?齐读第8自然段。在我们生活中,你曾经带给别人什么美好的东西呢? 你的心情怎样呢?说话:当小妹妹摔倒时,我 ,所以我感到 当妈妈疲倦的时候,我 ,所以我感

10、到 当同学没有勇气上台竞选的时候,我 ,所以我感到 当 的时候,我 ,所以我感到 教师小结:是呀,给人关心,帮助,鼓励,安慰,真诚的给别人一句简短的话语,给别人一个宽容的微笑,给社会奉献一点爱,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都能让别人感到快乐,同时自己也感到愉快。 出示句子读:“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拿”又是什么意思呢?你对这句话有了怎样的理解? 高尔基自己就是这句话的实践者。虽然凄风苦雨的童年生活使他历经磨难,但依然泯灭不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有母亲、童年、在人间等。这不断地创作就是不断付出的过程,他的作品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给他们

11、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师配乐介绍) 是啊,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助于他人的人,你就会觉得快乐!C出示名言:* 给予是快乐的。* 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比亲情更崇高、伟大的是有益于社会。3、这是一封简单的信,却意味深长、循循善诱,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好好地来朗读这封信。 集体朗读信 (配乐爱的奉献)4、小结:高尔基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希望儿子把爱洒向所有的人,希望儿子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一种超出寻常的爱,是最崇高的爱!说话:我们终于明白:“原来,爱就是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1、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了父亲这样一封信,会有哪些表现、心情?知道自己种的花不仅给爸爸,还给岛上的人带来了快乐,你会觉得得到了爸爸的教导,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你会(指名说)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快些提笔,给爱你的父亲写回信吧。2、学生习作,注意书信格式。3、交流评价六、全文总结,升华情感。课文通过描写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两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真挚的爱,更让我们深深懂得了爱的真谛:“给”,永远比“拿”愉快!七、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注意书信的格式。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朗读高尔基的作品童年。板书设计: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