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政治马原 讲义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642911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64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政治马原 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政治马原 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政治马原 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政治马原 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政治马原 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政治马原 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政治马原 讲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1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与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现实需求)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 求。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的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 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22 、马克思主义

2、理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关键: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自觉地的实践性,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3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性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

3、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根本价值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讲唯物论第一讲唯物论: 物质观物质观 唯物论的“三观” :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 “两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1 、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相统一的。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并不一定是哲学,世界观的范围大于哲学。 22 、哲学基本问

4、题、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依据: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划分哲学派别的依据; 决定着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3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可以被认识的。 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都反对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支持可知论; 唯心主义既有可知论(黑格尔) ,也有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一种或几种原始物质。 哲学 世界观 形态金、木、水、火、土,元气,原子。 缺陷自发性、猜测性。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原子 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历史进步性唯物,无神论,反唯心有神论,反封建,

6、反宗教,为资产阶级革命先导。 (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 相同点相同点:都承认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客观的:都承认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客观的 历史形态历史形态区别区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 具体物质形态个性具体物质形态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物质= 原子个性原子个性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物质= 客观实在个性客观实在个性 相同点相同点:都承认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客观的:都承认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客观的 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精神、感觉、经验、意志、理性、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7、,缺陷是导致唯我论。 例: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心生万物;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超人意志;慧能(不是风动,不 是幡动,仁者心动) ;意念移物;心诚则灵,心不成则不灵。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宇宙精神、神、上帝、道、理)是 世界的本原。 4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要统一起来。 55 、物质范畴物质范畴 定义: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

8、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启示: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 系上来把握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意 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物质的例子: 自然界是物质的。生命现象

9、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物质的例子: 自然界是物质的。生命现象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66 、马克思主义物质关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关的理论意义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7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 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情的前提、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 的出发点、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即“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相对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 ) 。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统一(坐地日行八百里) 。 承认绝对运动的观点承认绝对运动的观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否认相对静止的错误观点(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相对静止的错误观点(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地球,喜马拉雅山,回乡偶书,社

11、会运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88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 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 举例:一个以近似光速运动的粒子,在地球人看寿命是 8秒,此后衰落,而在粒子自身的时钟里它自我感觉存活 了 2秒,在地球人看它奔跑了 8倍光速的

12、距离,在它自己看来它只跑了 2倍光速的距离。所以在洛伦兹变换下,同 一个物理事件,用不同惯性系的时钟所测量出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都不相同。 99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性) ,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 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1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01 0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内容:世界是统一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马哲的原理和原则的根据和前提, 使马哲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实践意义: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讲意识观第二讲意识观 11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定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4、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促进了语言的动和语言推动了猿脑变成大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 意识的形成三阶段意识的形成三阶段:无生命的反应特性(石头等)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花草等)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最终发展为人的意识。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形式的统一。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区别仅仅在反应的是否正确。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5、,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是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意识世界意识的源泉是意识世界。 意识具有主观性特性意识具有主观性特性(转基因问题上的相反观点)反映形式不同;不同意识主体的差别性;在映象上是对客观有 时甚至是虚幻的或歪曲的反映。 2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3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11 )能动作用:)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所持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

16、2 )表现:)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例:两个一百年目标、五年计划、工作计划) 。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例:蒸汽机、飞机、卫星等的发明创造)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例:研究考试规律,备考;根据食谱做美食) 。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活动的作用(例:望梅止渴、柳下惠坐怀不乱) 。 (33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 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受制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平。 (11 )辩证唯物主义判断:)辩证唯物主义判断: 意识反应存在近似真实的反映 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包括鬼神观念等) (22 )形而上学判断:)形而上学判断: 意识直观反映存在(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物主义反映观)旧唯物主义反映观 意识直观反映存在鬼神观念 (33 )辩证唯物主义判断:)辩证唯物主义判断: 意识反应存在(鬼神的生活原型)鬼神观念 鬼神的生活原型,是人的选材、加工、组合、但不是真的有鬼神。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