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637884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政治复习课件:5走进社区++感受变化(教科版)(共31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走进社区 感受变化,1.关注社区的原因及意义 2.正确处理社区中的邻里关系 3.社区考察的程序 4.在社区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原因 5.积极参与、服务社区的原因及途径,社区 1.什么是社区?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_。 是社会的一个区域或者一个部分,是社会的一个_。 2.社区的类型有哪些? 我国最基本的社区类型有_和_两类。此外, 还有兼具农村、城市两类社区特点的城镇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细胞或缩影,农村社区,城市社区,3.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社区? (1)我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家庭的孩子,也是社区的成员、 社会的公民,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关注我们的社区。 (2)

2、在社区里,还有很多与大家有关的、涉及_ 的事情;作为社区成员的我们,有义务关注和关心社区 的_。,整个社区发展,公共事务,4.关心、感受社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1)对于社区中的人和事的态度,会从熟视无睹,转变为 _。 (2)对于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会从不满、抱怨和责怪, 转变为_,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有利于我们的_和_的觉醒,是我们 逐步走向社会、不断成熟的标志。,关注和关心,理解和体谅,社区意识,公民意识,5.邻里关系和谐融洽有什么意义? (1)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也会给社区的 发展带来_。 (2)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使我们 感到_。 6.邻里

3、交往应遵循什么原则? (1)尊重别人的隐私,不随意打听、传播、议论和干涉别 人的私事。 (2)不干扰别人生活。 (3)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积极的影响,和谐、温暖,【思考感悟】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为建房问题发生纠纷,写信让在京当官的张英出面干预。张英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此信后,果真礼让三尺。邻居见状,也让出三尺。结果两家由此和睦相处,相让的几尺地成了友好的通道,被后人称为“六尺巷”。 上述材料对我们处理邻里关系有何启示?,提示:邻里之间应和睦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宽容,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时邻里交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

4、握一定的分寸。如尊重别人的隐私,不随意打听、传播、议论和干涉别人的私事;不干扰别人生活;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社区考察 1.社区考察有什么意义? (1)对自己的社区有进一步的了解,为社区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2)可以发现社区许多不曾被我们了解的可爱之处,也会发现它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和寻找改善社区、建设社区的途径与方法。 2.社区考察的程序是什么? 组织考察小组,确定考察问题,制定考察计划,实施考察计划,撰写考察报告,交流考察结果。,在社区中生活 1.为什么要学会处理社区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是我们参与社区生活_。 (2)只有妥善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人利益、局部利益 与

5、整体利益的关系,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才能化解矛 盾、解决问题,营造_。 (3)遵守社区规则,按照规则做事,这是每个社区成员应尽 的义务。,必备的素质,祥和安宁的社区生活环境,2.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服务社区? (1)是社区成员的义务,也是_的有效途径之一。 (2)作为社区的成员、社区的公民,我们应该以服务 和帮助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承担起关心社区、爱护 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义务和责任。 3.参与、服务社区的途径有哪些? (1)通过呼吁唤起大家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响应和参与。 (2)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为社区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我们成长,【误区判断】 1.我们的任务和责任就是

6、努力学习,至于社区建设,是大人们 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 提示:虽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我们作为社区的成员、 社会的公民,有权利也有责任关注、建设我们的社区。 2.当发现有人违反社区公约时,我们应积极制止,这也是参与、 建设社区的表现。( ) 提示:制止违反社区公约的行为是在积极履行社区成员的义务, 是热爱社区,参与、建设社区的表现。,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义务,居委会(村委会),警务室,负责社区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各类商业服务设施(如商店、邮局、银行等),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医院、药店等

7、,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社会福利机构和慈善组织(敬老院等),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照顾和帮助,【典例】上海市上西中学的学生利用假期到静安寺街道四明社区挂职锻炼,他们学着做居委会干部日常的所有工作。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有( ) 他们关心社区、服务社区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中学生应专心学习,参与社区服务对自己意义不大 这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 . . .,【思路点津】本题考查积极参与和服务社区的意义。错误,虽然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我们作为社区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参与、服务自己的社区。是对题目的正确理解。 答案:C。,【资料

8、备查】引导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北京市中小学已经开始试点志愿服务手册教材。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与八里庄学区合作开发了学生志愿行动手册,明确了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志愿服务的岗位和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孩子们在手册的引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在实践中践行北京精神。,1.(2012镇江中考)下列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承担义务 D.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识记。

9、由所学知识可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故B正确。其他三项观点本身错误,应排除。,2.(2011厦门中考)欣赏漫画 厚此薄彼,图中人物的做法 ( ) 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没有正确履行义务 不正确,但可以原谅 A. B. C. D.,【解析】选A。本题通过漫画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一行为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以原谅的。观点错误,正确,故选A项。,学生社区服务或纳入升学考核 2012年3月4日,北京市召开弘扬北京 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暨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座谈会,市教委、团 市委等部门就如何将学

10、雷锋活动常态化 进行了研讨。,根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日前印发的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将以“周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日”和寒暑假社区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参与争当“社区小楼门长”、“环保小卫士”、“文明小引导员”等学雷锋志愿服务体验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表示,未成年人到社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情况,应该是考量未成年人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对其进行的学科成绩考察一样重要。并把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升学考核的一部分。,分析材料,可以

11、获取下列信息: (1)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是社区成员的义务,也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2)作为社区的成员、社区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他人、社区、和社会那里获得了服务和帮助。因此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承担起关心社区、爱护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义务和责任。,(3)参与社区事务、服务社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呼吁唤起大家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响应和参与,但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为社区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1.上述材料中,北京市组织未成年人到社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 ) 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社区 能杜绝社区不文明现象 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A. B. C. D.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参与社区服务意义的正确认识。 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2.参与社区事务、服务社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 ( ) 和同学一起将街道打扫干净 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防火等知识的宣传 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社区、建设社区 进行社区考察,提出改进意见 A. B. .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参与社区事务、服务社区方式的理解。均是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好方式,故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