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063647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09185.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题2分,共48分)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 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2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B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C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D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3唐代大理寺是中央最

2、高审判机关,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凡“国之大狱”,即皇帝交办的重大案件或疑难案件,由以上三个机关各派官员进行会审,称为“三司推事”。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A实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B体现司法制度的完善C反映司法分权的趋势D有利于君主对司法干预4(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 )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5国语齐语“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

3、求利。”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C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D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6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D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7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8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

4、一天的严重,而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下列思想主张最符合这种“自觉的精神”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9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这一成就( )A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B促进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形成C反映了较浓厚的迷信色彩D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实用性的特点10据古代雅典若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 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

5、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B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C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D司法审判会上持公平正义11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这表明罗马法( )A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B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C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D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12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

6、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议会开始限制王权C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D国王凭手中的权力转嫁责任13在经历马萨诸塞州退伍军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事件后,美国一位重量级领导人表示“事情很明显,如果国会没有充分权力,我们就永远不会取得国家的资格,西欧列强也不会把我们当作一个国家加以尊重”,这一领导人的主要意图是( ) A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 B实行“分权与制衡” C打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平定当时的农民起义14下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 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一

7、会了。”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B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 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D代议制民主不健全15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作用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161651年10月,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门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的船舶

8、亦应一并没收。”此条例( )A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B违背了重商主义的思想C适应了自由主义的要求D标志着英国确立了霸权17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18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882年

9、42%39%19%1907年35%42%23%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914世纪意大利新建的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的思潮达到顶峰 B基督教新理念开始传播C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 D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精神2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 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 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

10、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21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22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

11、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23“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上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B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24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

12、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 )A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B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C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D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村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

13、和自由雇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材料二: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 - 1900)年份国家1750 年1800年1830 年1860 年1880年1900 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二,概

14、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世界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 站,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14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近代历史上,与王朝兴替伴生是孔子思想的“死”与“活”,是孔子的“死 去”与“活来”。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在死去的孔子与活着的孔子一文中就指出:“通过对于孔子思想边界的区分,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孔子活着的思想,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建立秩序,在一个无爱的时代里宣扬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他死去的思想,礼制束缚了个体的生长,仁爱限制了情感的丰富。”“一个死去的孔子只会讲论语中的话,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材料二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