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3632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相信未来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信未来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遏止() 依偎(wi) 惆怅(chn)摇曳(y)B.笔杆(n)曙光(sh)睫毛(ji) 瞳孔(tn)C.给予(i)铺平(p) 焦急(jio) 嘲讽(fn)D.脊骨(j)寄予(y) 拨开(b) 腐烂(f)解析:CC项,“给”应读j。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报歉 轻蔑 蛛丝蚂迹 春意阑珊B.辛辣 灰烬 不屈不挠 察颜观色C.梗概 枯藤 矢志不渝 备尝艰辛D.辐射 凄凉 踌躇满志 异曲同功解析:CA项,报抱、蚂马;B项,颜言;D项,功工。3.(2017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

2、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 B. C. D.解析:A本题考查正确

3、使用成语的能力。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其陈述对象必须为“人工的”,此处为适用对象错误;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现在多用于形容在某些事物上明显比不过别人。此处为望文生义。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用正确。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温文尔雅:指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用于人。此处适用对象错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图书能够便捷有效地抵

4、达用户,阅读人群快速扩大,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B.百姓对垃圾分类工作肯定的背后,是浙江完备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支持以及所有村民亲身参与的共同结果。C.亚马逊2016年纸质书畅销榜单中,名列前茅的既有百年孤独活着等经典书籍,也有散文、国学和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样的科普书籍。D.中国电影银幕总数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消息无疑是一针兴奋剂,将加快好莱坞电影企业布局中国电影市场的脚步。解析:DA项,成分残缺,在“图书”前面加“使”;B项,“背后是共同结果”结构混乱;C项,“散文、国学和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样的科普书籍”概念不清,表意不明。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5、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航天食品都是从地球携带到太空的,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食欲容易下降,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处,前文是转折关系,强调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此处应是说明航天食品的特殊性;处,前文说“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故此处应该是说航天食品体积小、重量轻;处,前文说航天员食欲下降,后文说确保选择余地、考虑每人的口味,

6、故此处应该填航天食品的花样应该多。答案:(示例)决定了航天食品的特殊性航天食品应该体积小、重量轻航天食品应有较多的种类和花样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9题。热爱生命食指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草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

7、此艰辛的人生。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6.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解析:“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物象和主观情趣

8、的融合而成的形象,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形象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答案: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通过这些意象,诗歌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构筑了全诗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感情的内蕴以及独特的审美空间。7.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去做天秤”的理解。 解析:诗歌精练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

9、,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理解这句话,要把握住“砝码”和“天秤”的比喻义,从而准确掌握诗人对“人生”与“痛苦”的哲理性认识。答案:“砝码”和“天秤”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的。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8.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解析:本题是诗歌比较题,比较的点是“情感表达”上的“同”。这两首诗都用意象表达情感,结合意象含义特点从而把握诗歌情感的内涵。答案: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

10、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9.这首诗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具有食指诗一贯的艺术风格。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食指写作这首诗的年代,虽然不曾遭受诗人所遭受的困厄,但人生之路不可能尽是鲜花和掌声,请把握这首诗的主旨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读罢这首诗的感受或启发。 解析: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它既是一种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也是透视诗歌字句,把握作者脉搏的主要方式。通过这把钥匙,我们可以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寻找到作者创作的初衷,这一点把握住了,诗歌的思想情感也就迎刃而解。同时,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主旨的认识。答案:这首诗的主旨

11、是“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勇,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向命运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或启发事例略。(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山高路远汪国真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10.“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这句诗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答案:这句诗的言下之意是: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断进取,不要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11.说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脚,再长的路也不怕;只要是人,再高的山也能攀登。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人只要有志气,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1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一种简析其效果。 答案:本诗运用了象征(或拟人)的手法,如诗中写道“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这里“远方”“大山”象征理想或祖国的需要。“呼喊”“召唤”分别赋予“远方”“大山”人的色彩。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富有感召力。13.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读了这首诗后所受到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