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3617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主要是由于()A从事交换的人自称B商朝重视商业C商朝商业繁荣 D商朝人善于经商【答案】D2下列关于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坊市不分开县城以下禁止设市出现夜市、晓市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ABCD【答案】B3一位编剧编写了历史剧7世纪商人张生的传奇,经学者认定只有一项符合史实,它是()A张生非常勤奋,所开店铺每天经营到深夜B由于经营成功,他在长安城各处开了分店C为了缓解疲劳,他经常到瓦子去休闲娱乐D在行首的管理下,他积极向政府缴纳赋税【答案】D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

2、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答案】C5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A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B有专门的娱乐场所C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答案】D6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答案】A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

3、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北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二与黄河流域不同,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材料三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也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等都繁盛一时。(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的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答案】(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