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3611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跟踪训练9 辉煌灿烂的文学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训练(九) 辉煌灿烂的文学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很不赞成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他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名句,例如曾经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句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孔子整理编定,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B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D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解析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答案D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 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楚辞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

2、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助词“兮”,A符合题意。答案A3说到人们生活经历的艰辛和悲壮,我们也许会想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这三句所反映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A骚体、词、赋 B骚体、词、诗C词、骚体、诗 D词、赋、诗解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时期屈原的名句,属于楚辞(也称“骚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里的名句。答案B4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

3、逊风骚。”这首词中所说的“风骚”本指()A诗经和离骚 B楚辞和汉赋C国风和汉赋 D唐诗和宋词解析沁园春雪里所说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故答案为A项。答案A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要增加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词这种文学形式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文学也随之做出调整,故选B项。答案B6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

4、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解析材料反映的作品是元散曲。B项是诗经的特点,排除;C项是唐诗的特点,排除;D项是汉赋的特点,排除。答案A7许多明清小说比较成功地描摹了人生世情,其中一部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解析三国演义主要是历史题材小说,不是以爱情悲剧为主线,故A项错误;水浒传主要是以农民起义为主线,故B项错误;西游记主要是以神魔

5、斗争为主线,故C项错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故D项正确。答案D8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解析本题属于反选题型,故需甄别并排除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从唱词的豪迈风格可以判断A符合材料信息,排除;关汉卿借助关羽单刀赴会一曲,有借古喻今的意味,故B也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戏剧情节和唱词并未具体指向某些社会问题,故C理解有

6、误,符合题意;从唱词的激昂、豪放可以判断其继承了宋词的豪放之风,故D符合材料信息,也排除。答案C9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示风格最为接近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解析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A项是唐诗;B项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的代表作;C项是南宋陆游的七言绝句诗;D项是楚辞。答案B10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C正面刻

7、画商人的群体形象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解析“四大奇书”皆问世于明朝,不可能都反映明末清初异端思潮,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在文学上的反映,“四大奇书”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所以说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故B项正确;“四大奇书”均未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故C项错误;“四大奇书”均为长篇小说,故D项错误。答案B11清代小说在描摹人情世故方面有着成功的表现。下列作品,属于此列的是()A红楼梦 B西游记C三国演义 D水浒传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故A项正确;西游记是神魔小说典范,故B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历史演小说,故C项错误;水浒传

8、是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故D项错误。答案A1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属于“市民文化”内容范畴的有 ()词程朱理学元曲小说A BC D解析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据材料中”商业生活”“市民文化”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词是宋代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市民文化,故正确,元曲和小说都是城市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市民文化,故正确;而程朱理学虽在时间上属于宋代,但它是官方哲学,不是市民文化,排除。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9、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关内容。第(1)问通过材料本身的特点和作者就可以作出判断;第(2)问屈原诗歌的主要文学特色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文学是社会的反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两人不同的诗风。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文学特色: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离骚。(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

11、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材料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材料三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

12、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繁荣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联系教材的内容分析原因。第(2)问,联系所学可知其表现形式应是“词”;从宋代的经济、市民阶层力量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词本身的特点等角度分析原因。第(3)问,结合“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

13、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归纳特点;从文学发展的趋势角度谈说明的问题。答案(1)原因:唐朝的统一和巩固;科举制的推行;封建经济繁荣;对外政策的开明;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前代文化的积淀。(2)文学形式:词。原因: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科技的高度发展;词比较适宜抒发感情。(3)特点: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说明问题:我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大众化)、通俗化;古代文学形式之间不断继承并发展。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