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63605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山奇松教案 伯劳镇中心小学 滕一新一,描述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有田园、山野,有飞瀑、流泉,有江河湖海,还有壮丽的山川丛林。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天然美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看一看。看,这就是黄山。它位于我们安徽省的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之奇,在于它有“四绝”,那就是千姿百态的奇松,奇形怪状的山石,变幻无穷的云海和四季恒温的温泉。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的是四绝之一的“黄山奇松”。(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说到黄山,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3,这句话就是赞美有着“天下第一奇山”的我们安徽的黄山,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黄山的奇异风光吧先请同学们来欣赏短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短片里的景物你对什么情有独钟。(播放视频黄山风光)二,整体读文,感受黄山。1,师:黄山美不美呀?黄山神奇不神奇呀?(生答)刚才老师说了,黄山之奇在于它有四绝,是哪四绝呢?(生答,出示课件)师:在黄山的四绝中,你最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生答)师:那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最情有独钟的又是什么呢?(也是黄山奇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黄山奇松,它奇在何处吗?(生:想)那好,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黄山奇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2,:

3、反馈交流。(1)课件出示生词:情有独钟 陡崖 姿态优美 遒劲 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宾客 屹立 千姿百态(2)生读师:你的声音非常响亮,我特别喜欢听你的声音,不过有两个字的读音要注意来,跟老师一起读师: 现在你会读了吗?能读准了吗?(生答:能)那敢不敢再读一遍,来给他点掌声师:还有谁想读?(生读)师:读的真好,普通话也不错。现在就由你带着大家把生词再读一遍. 师:词语读准了,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入文中,你还能读好吗?(能)3,(课件出示:自由浏览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情有独钟的句子,再仔细品味品味,把自己情有独钟的理由说一说。)(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时间要给充分。)三,品读课文,感悟神奇。1,师

4、:读好了吗?谁先来读出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师:(课件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为何对这句情有独钟?生:生命力的顽强。师:你从哪里读出?生:因为它生活在陡崖边,山顶上。师:是啊,这就是黄山松的奇啊! (板书:山顶上 陡崖边 )师:它不与其它松树一样随遇而安,黄山奇松生长的环境都是(指着板书:山顶上)都是(指着板书:陡崖边)怪不得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了。谁也想读这句(生读)师:我特别喜欢你读潇洒、挺秀的样子。能再给大家读一遍吗?(生再读)师:黄山松生得潇洒,你读得潇洒。师: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是哪句?生: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

5、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师:你读得真好,说说看,你为什么对这段情有独钟呢?生:这一段是总结段,我喜欢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师:(板书:千姿百态)这种千姿百态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手指课题中的“奇”)师:有多少种姿态啊,你来读(生读)师:为什么你能读得这么美呢?生: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黄山奇松的样子。师:边读边想象,这是读书的一种好办法。来,让我们一起尝试着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师:(课件出示)看,是不是就是你们想象的呀?师:我看着有些同学读书时的表情,都觉得特别美,特别有滋味。(找准一位表情最丰富的学生)你

6、的表情最美,你来读给大家听(生读)师:你把省略号都读出来了大家再听(生再读)师:多美的黄山奇松啊,多美的文字啊,多美的声音啊,让我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都有种陶醉的感觉了!来,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课件出示)师:还有谁来读出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生举手)师: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是生: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师:说说令你情有独钟的原因?生:我喜欢迎客松的姿态优美,令人神往。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爱美的孩子,那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生读)师: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那好,就请同学们再读,要有滋有味地读,读出黄山松的奇,读出你的情有独钟,待会我们看

7、谁读得最好?(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坐姿。)师选好4位学生,展示读。师:这么多的奇松,要想写尽,恐怕千言万语也不够啊,如果你们就是作者,你准备怎么写呢?生:我打算写一种,写得很详细,很具体。生:我准备有详有略。生:我会选最美的,情有独钟的松树。师:你真了不起,作者就是你这么想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重点描写的是哪几棵黄山奇松?(生快速默读)2、反馈交流:师:谁来说说。生:作者重点选取的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棵奇松。师: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课件出示迎客松图片)品“饱经风霜”师:你们能说出它的名字吗?课件出示:迎

8、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4、品“饱经风霜”师:文中有一个词(点击课件:“饱经风霜”)读!(点击出示图片)师: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你就站在陡崖边,你经历了什么?生:我经历了风吹日晒。生:我经历了狂风与暴雪。师:对,这就是“饱经风霜”(风霜 读重)迎客松,你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风吹日晒?(生陷入思考中,)。师:你猜生:(扳着小手指)十几年吧生:很多年吧,应该有几十年吧师:对,很多年!不过不是十几年,而是800多年啊!(生一片惊叹声)师:当你想到这棵迎客松已经800多岁了,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霜雨雪,这就叫饱经风霜(饱 读重)师: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多么

9、简单的四个字,可它饱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啊!一起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你来读(生读)你读得有些沉重,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师: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充满生机,这让我们感到欣喜,也让我们感到自豪,再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师:这不禁让我想起陈毅元帅写下的一首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生: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生读)5、悟“热情好客”师:不错,读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迎客松吗?生:因为它有一丛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师: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你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这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着客人的到来呢!师:如果你是迎客

10、松,你会对人们说什么或者是欢迎词?生:朋友,欢迎您到黄山来!生:我们黄山欢迎您!师:如果加上动作说就更好了,试试吧师:这真有种让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啊,就把这份热情读出来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指名读。)要求加上动作。师: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课件出示相关图标)师: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让我们带着对它的赞美与敬意一起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课件出示完整的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愿意)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

11、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7,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课件出示陪客松和送客松)8,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的特点?(生总结回答,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9,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师

12、引读第二节。)(三)、观看录像、升化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录像,教师范读第三节)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再一起读一遍,好吗?(齐读)(四)、布置作业: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生命力强:山顶上 陡崖边迎客松:伸出手臂 欢迎宾客 千姿百态 陪客松:绿色巨人 同人观赏 送客松:伸出长臂 依依告别 松以黄山奇 黄山因松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