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3447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 专题4 王安石变法 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 人民版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分层测评8 王安石变法(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 (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解析】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积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答案】D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

2、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3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设军器监【解析】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

3、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答案】C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解析】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实用型人才的弊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已经确立,排除;C项属于北宋初年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答案】D5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改善了北宋积弱

4、的局面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ABCD【解析】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错误,正确;是变法的作用,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故选B项。【答案】B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图一图二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B变法措施过急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民族矛盾尖锐【解析】图一体现了保守派反对变法,图二体现了变法用人不当,故选A项。B、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材料提供的原因,排除;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A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

5、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

6、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作者核心主张即变法,根

7、据材料一从国家财力、社会风俗、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其依据。第(2)问,由材料“免役钱”“市易法”可以看出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由材料“青苗钱”可以看出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答案】(1)主张:必须变法,应对时局。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浓厚;朝廷人才欠缺,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答对两点即可)(2)原因: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

8、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

9、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词“理财”,可知二人的问题就是围绕着“理财”展开的;第二小问,结合司马光对变法的总体态度分析,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而王安石主张变法,这正是二人争论的实质;第三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因此得出变法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第(2)问的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中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内容或“富国”之策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则要结合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进行总结。【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和祖宗之法是否可变

10、。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材料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侯外庐

11、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三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一“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可知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和

12、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的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二“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结合材料一可知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这种取士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第(3)问依据“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途径:整顿吏治;改革取士制度。措施:吏治方面,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取士方面,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3)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