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608034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 济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经济史必修二(经济史)附表: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专题分布表必修二专题题量必修二网Z+X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6来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6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7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5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3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1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

2、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2(2013年安徽高考12题)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3(2013年高考全国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

3、农衰退【答案】D4(2013年重庆高考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5(2013年福建高考15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答案】B6(2013年四川高考2题)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

4、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答案】C7(2013年天津高考2题)“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8(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

5、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答案】B9(2013年重庆高考4题)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答案】D10(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答案】C11(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7题

6、)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答案】B12(2013年广东高考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答案】C13(2013年浙江高考16题)唐

7、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答案】C14(2013年江苏高考4题)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答案】B15(2013年高考全国卷26题)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

8、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答案】D16(2013年山东高考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答案】D二、非选择题17(2013年高考全国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

9、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

10、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

11、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

12、,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重庆高考6题)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图1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B2(2013年四川高考5题)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

13、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A3(2013年江苏高考8题)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答案】C4(2013年安徽高考15题)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