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58406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摩擦力摩擦力是在学完弹力与重力之后,学生接触到的又一种常见的力。通过摩擦力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也为后面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好基础。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思想。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2、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还引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摩擦力的测量涉及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整个过程全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4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3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知道摩擦力的利弊,

4、并能够根据利弊分别采取措施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教学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珠笔芯、毛刷、多媒体(PPT)等。导入新课一名女生与一名身强力壮的男生在教室内进行拔河比赛。条件:女生穿普通运动鞋,男生穿旱冰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女生获胜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不同。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摩

5、擦力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提出问题:1人为什么能在冰面上快速滑行?2人为什么能在水泥面上快速轮滑?3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常有凹凸的花纹?4足球守门员为什么要戴上手套?5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穿防滑鞋?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推进新课一、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现象: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手在桌面上滑动时,手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用黑板擦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等。提出问题:什么叫摩擦力呢?实验探究:感受摩擦力(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

6、,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切身体验摩擦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指导学生自学: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一步讨论:具备什么条件才会产生摩擦力呢?学生实验:用两个刷皮鞋的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学生看到两个毛刷的毛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曲,引导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个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及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各学习小组讨论后,

7、交流总结:两物体要互相接触;接触面粗糙;两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两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教师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讲解说明:一般认为,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表面不光滑。甲、乙两物体接触时,由于挤压,两个物体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体要发生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乙物体对甲物体的相对运动有一种阻碍的力,这就是摩擦力。(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分析及讲解,利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条件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明确什么是摩擦力。)2实验探究摩擦力(1)学生进行课本第23页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

8、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对于摩擦力,在初中阶段重点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进行引导:推动水泥地面上的木箱比推动大理石地面上的木箱费力;推动讲台在地面上滑动比推动书桌在地面上费力;(多媒体展示两个动画场景)从而导出猜想:(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直观观察入手,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展示相关物理现象,激励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启发和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

9、糙程度?如何改变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提出问题: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某一个因素时,应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交流讨论: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当这一因素改变时对所研究的物理量是否产生影响。分组实验:(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使用同一个木块的同一个面做接触面,在同一支持面上,用相同的速度拉动木块,保证了接触面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只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实验步骤:1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2将同一木块平放在同一木板上,在木块上放几个钩码,用弹

10、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3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测量实验;4比较F1、F2等各力的大小,若各力不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否则,无关。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F/N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N摩擦力大小f/N123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接触面间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使用同一个木块的同一个面做接触面,在不同的支持面上,用相同的速度拉动木块,保证了压力、接触面积等因素不变,只改变了木块对长木板的粗糙程度。实验步骤:1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

11、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2将同一木块平放在铺有棉布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3换毛巾等不同材料铺在木板上,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测量实验;4比较F1、F2等各力的大小,若各力不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否则,无关。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次数接触面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N摩擦力大小f/N123实验结论:接触面压力一定,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大。(3)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使用同一个长方体木块的不同表面在同一个支持面上,用相同的

12、速度拉动木块,保证了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只改变了长方体木块与支持面间的接触面积。实验结论: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把前面的各个实验结论概括起来,得出结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力的作用?2摩擦力对人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3对我们有益的摩擦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害的摩擦我们又该怎么办?举出例子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摩擦都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存在有益的摩擦,如:鞋底摩擦大可防滑,在汽车轮胎上刻上花纹可以防打滑等。生活中存在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我们要增大

13、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引导学生提出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都有什么方法。学生同桌进行交流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实例。如:(1)火柴头与火柴盒摩擦片表面做得粗糙,它们之间摩擦,点燃火柴。(2)用力压住桌面上在拉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可以增大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3)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4)在自行车轮的轴承中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总结: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更粗糙。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分离。(设计说明:把学过的物理知识用于生活,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

14、,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答案:C2以下各事例中,不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托起B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C游泳运动员身穿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比赛D冰雪天气,司机将车轮用铁链或绳子绕起来行驶答案:D3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B机械转轴上涂有润滑油C旱冰鞋底装有滚轮D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答案:D4冰雪天的交通事故相对要多一些,原因是汽车行驶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时,所受到的_小,容易打滑;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措施之一是:_。答案:摩擦力给汽车车轮装防滑链5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A与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与接触面大小有关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序号实验条件测力计示数/N长方体木块的放置表面情况压力/N1平放木板81.62平放木板122.43平放木板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