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57685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 4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规范答题满分秘诀,【阅卷人特别提醒】在语文高考中,人们注重的是语文水平,而答题规范似乎不太起眼,实际上,由于语文学科试卷的书写量较大,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高考复习中,考生如果能够有效地强化答题的规范意识,那么,考生在临场发挥中,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丢分,而且还可以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得分。,一、答题不规范例析 1.(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

2、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 _,【不规范答案】对任何问题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这种“光诱围网捕捞”的方法,尽管会使鱼源减少,但提高了渔获量,增加了渔民的收入,改善了渔民的生活,是一种可行、高效的围捕方法,应该提倡。,【失分原因】答题时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材料、生活实际进行阐述。对此的看法应从否定的角度做阐述,否则将会不得分或得不全分。本题答案考生明确肯定并提倡“光诱围网捕捞”的捕鱼方法,没有把握准材料的内涵,由于还能认识到“会使鱼源减少”这一问题,故扣6分。,【规范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

3、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示例二: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2.(20

4、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使所描写的春愁生动、形象,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春色恼人的孤独怅惘之感。 【失分原因】此答案没有明确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是哪种手法,故扣2分。 【规范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3.(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5、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常”字指时间之久,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偏”字,运用拟人手法,将新月人格化。“常”“偏”二字,表达了诗人的悲秋情怀,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 【失分原因】本答案对“常”理解不到位,对“偏”字缺少必要的解释,故扣1分。,【规范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

6、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4.(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这首诗是借助“灯残”“鸡唱”“微有路”等来表现“早”的。 【失分原因】该考生解答时,没有先总述诗中是“如何表现” “早”的,答案虽然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但不全面,漏掉了比如“一点

7、灯残”“白草”“浊河”来解读这个“早”字,同时缺少简要的分析。这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扣3分。,【规范答案】这首诗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5.(2014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译文: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

8、赦之,不问。(5分) 译文:,【不规范答案】(1)我们是集市上的人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事业,我的事业不荒废就足够了,(你)怎么能跟儒生在一起呢?(2)皇帝读了奏章说:“谁说方家没有人才了?这就可以使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过问此事。 【失分原因】(1)中“故”没有翻译,应是原来,原本之义;“市”不是集市的意思,应是做买卖之义;“游”应是交游、交往之义。故扣2分。(2)答案中“问”不是过问的意思,应是问罪之义。故扣1分。,【规范答案】(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

9、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6.(2014湖南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译文: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译文: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译文:,【不规范答案】(1)(房屋)建成后,天上正好下起了雨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2)做官的人的交往和徐孟祥一样,作诗来歌咏它,征求我的意见给它作记。(3)处在树上会颠倒,处在洞穴里会生病。,【失分原因】(1)“雨”,名词用作动词,下;“下起了雨雪”翻译错误。故扣1分。(2)没有弄清“缙绅之交于孟祥者”

10、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征”有远征、召集、征求、现象、出兵讨伐等多种意思,本句中应翻译为“叫”或“要”等。故扣1分。(3)“处”应译为“住在”,“颠”应译为“跌落”。答案中对“颠”的翻译错误。故扣1分。,【规范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7.(2014新课标全国卷)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真实可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失分原因】本答案要点不全是失分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所列

11、出的答案只涉及作用,没有明确具体叙述角度,也没有通过结合叙述方式的好处来分析文本。故扣4分。,【规范答案】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8.(2014新课标全国卷)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本篇“鞋”贯穿全篇,是情节线索,同时也是感情寄托,另外也是当地风俗,原文说“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文中有大量的做一双什么样的鞋的心理描写。 【

12、失分原因】答案太简,缺少必要的分析;同时应该用序号呈现答案。尤其是“同时也是感情寄托”,应简要概括出小说借助“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鞋”与“做鞋”不同,后者才是当地规矩,没有答出富有生活气息这一好处。故扣2分。,【规范答案】“鞋”是线索,贯穿全文始终,连接故事情节;“鞋”是情感寄托,有助于主人公的情感和深层心理的挖掘和表现;做鞋是当地规矩,使故事富有生活气息。,9.(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_ _,【不规范答案】“后记”与小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但“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深化了小

13、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失分原因】本题设置比较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两种观点都可以,但注意都要从小说的内容、形式、主题(形象塑造)等方面结合全文来分析。该考生的答案,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回答第一问,直接分析原因,而且原因分析中前后矛盾,既然没有联系又怎么能深化主题呢?,【规范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之外的说明。 从形式上看,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是相对比较独立的文本;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诗意的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二者无法融为一体;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田园牧歌式的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10.(2014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 _ 【不规范答案】文章先从问候语写起,引出粮食这个话题,显示出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然后以“养猪”这个农村生活场景,表达出珍爱粮食、敬畏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