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57318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2017备考江苏最新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B)。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A)。,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5年4考),自主梳理,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细胞内液,淋巴,血浆,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蛋白质,无机盐,水,(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血红蛋白 尿素 CO2 水 胰岛素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氨基酸 抗体 血浆蛋白 内环境成分:,(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无机盐,蛋白质,Na和Cl,

2、7.357.45,37,深度思考,甲、乙、丙中哪两种化学组成最相似?与另一种的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提示 乙和丙。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神经体液免疫,相对稳定,(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原因, 的变化过于剧烈 人体 功能出现障碍,外界环境,自身调节,(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的必要条件。,进行正常生命活动,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人体血浆中含有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2015海南卷,11C)( ) (2)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2015山东卷,4B)( ) (3)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

3、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2015四川卷,5B)( ) (4)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内吞噬消化(2015四川卷,5D)( ) (5)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2013海南,20B)( ) (6)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13海南,19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29,考查角度侧重内环境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与调节,强化记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2.(教材必修3 P6二拓展题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AE表示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结构,是相关生理过程,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为呼吸系统,B

4、为消化系统 B.图中C为泌尿系统,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C.图中D可表示皮肤汗腺对废物的排泄作用 D.图中E表示体液,图示信息表明它可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 图中E为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答案 D,下面三幅图为内环境组成及调节机制,请思考。,1.针对图甲分析:,(1)先判断B为_,则A为_,C为_,D为_。 (2)图中a、b、c分别为A与B、B与C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为_,b为_,c为_。 (3)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C液体,则d为_。,提示 (1)组织液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2)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3)淋巴循环,2.针对图乙分析:,(1

5、)图乙中a液、b液、c液、d液依次对应图甲的哪些字母? (2)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3)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液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 提示 (1)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图甲中C、D、B、A。 (2)图乙中结构2为毛细淋巴管,其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为淋巴,外为组织液。 (3)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3.图丙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为相应信息分子,请完善下列内容:,A为 ,B为 ; a为 (其靶细胞为 ); b为 ,其作用部位是 ; c为 ,它必须经由 运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因子,B细胞,神经递质,突触后

6、膜,激素,体液,跟进题组,题组一 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判断,1.(2015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解析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所以A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7、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 答案 C,2.(2015全国课标,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 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故B错误

8、;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C、D错误。 答案 A,(1)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2)几种特殊细胞的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如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淋巴和血浆。,题组二 图解内环境各组分间内在关系,3.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 C.若中无机盐浓

9、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解析 根据图中双向箭头可快速判断: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合成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A正确;K从食物中获得,食物中的K首先进入消化道,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浆,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然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淋巴中,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有血浆、淋巴,D错误。 答案 D,4.(多选)关于下图的说法

10、不正确的是( ),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减少,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A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直接分泌到消化腔中,不经过b液运输,B错误。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被组织细胞利用,浓度下降,同时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液弥散到血浆中,血浆中CO2浓度升高,C正确。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

11、对增强,造成a液增多,D错误。 答案 BD,巧用模型法分析内环境的成分及转化 1.巧用单向箭头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1)分析: (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 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 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2)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 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 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 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 酸碱

12、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题组三 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 机体通过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和K的浓度差有关,因此,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的产生依

13、赖于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C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概念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不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而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C,1.组织水肿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 如下:,2.内环

14、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衡分析,(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热。 (3)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 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 水盐调节(5年9考),自主梳理

15、,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体温调节的结构 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 中,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 中。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体温“感觉”中枢:位于 。,皮肤,内脏器官,下丘脑,大脑皮层,(2)体温调节的机制 低温环境,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产热,收缩,汗腺,散热,产热,高温环境,下丘脑,汗腺,舒张,散热,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1)调节机制: 调节机制。 (2)参与的激素:主要为 。 产生: 产生。 释放: 释放。 作用部位: 。 功能:促进靶器官细胞 。,神经体液,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后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调节过程,体内失水过多,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3.判断正误,(1)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2015海南卷,13C)( ) (2)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15海南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