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1056812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阅读专题14现代诗歌赏析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现代诗歌赏析(时间:50分钟)一、现代诗歌赏析。故乡的炊烟彩田时光的青藤已爬满故乡的老屋老屋的炊烟曾经把祖祖辈辈养活养活祖辈的炊烟也养活着我母亲长满老茧的双手总把老屋的炊烟养活和我童年相伴的老黄牛啃噬着夕阳下带露的青草荷锄而归的笑声荡漾在村头袅袅炊烟飘洒空中如白色绸带缠绕山腰母亲的味道浸进牧童唱晚的歌声中如今炊烟真的老了接替它的是电磁炉电饭锅失眠的日子枕着炊烟入睡眼角滚烫着母亲的饭香再远的路带不走故土的根故乡的炊烟将思念的线拉得很长很长阅读诗歌,抓住这首诗的主要特点,选一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_示例一:全诗分为三节,诗人围绕“故乡的炊烟”来抒发感情。第一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炊烟本是乡村

2、最平常的景象,但是作者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它养活了祖祖辈辈,养活了“我”。而故乡老屋的炊烟,是从母亲长满老茧的手中升起的,由此“我”对炊烟的感情既是对故乡的感情,也是对母亲的感情。第二节中,诗人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老黄牛、夕阳、青草、炊烟,描绘出一幅让人心灵宁静的画面。最后一句“母亲的味道浸进牧童唱晚的歌声中”,由前面“和我童年相伴的老黄牛”可知,这里的“牧童”就是诗人本人。袅袅升起的炊烟表明诗人的妈妈已经做好了饭等待孩子的归来,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温情。第三节再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炊烟老了”,它的职责很多都被现代化的电器取代了,但是在诗人的心里,“炊烟”就是故乡,“炊烟”里有妈妈的味道。走

3、再远的路,诗人的思念也会延绵不绝。_示例二:这首诗歌的词语运用得精炼而传神,展现出灵动的美。一个“荡漾”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西下,“荷锄而归”之人的笑声爽朗、愉悦。“袅袅炊烟飘洒在空中”,“飘洒”二字写出了炊烟的轻盈、灵动之态。“浸进”一词,将抽象的“母亲的味道”融入“牧童唱晚的歌声中”,新颖独特,也含蓄地表达出母子之间融融的温情,含蓄而熨帖。最后一节中,“枕”“拉”这两个动词,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_二、现代诗歌赏析。祖国啊,我要燃烧叶文福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我立志作栋梁,献身于人类,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长啊,长啊,却怎么

4、也高不过峰头的小草。我拼命吸吮母亲干瘪的乳房,一心要把理想举上万重碧霄!我实在太不自量力了:幼稚!可笑!蒙昧使我看不见自己卑贱的细胞。于是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迎面扑来旷世的风暴!啊,天翻地覆啊,山呼海啸伟大的造山运动,把我埋进深深的地层,我死了,那时我正青春年少。我死了!年轻的躯干在地底痉挛,我死了!不死的精灵却还在拼搏呼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啊我的理想不是蹲这黑暗的囚牢!”漫长的岁月,我吞忍了多少难忍的煎熬,但理想之光,依然在心中灼灼闪耀。我变成了一块煤,还悲愤地捶打地狱的门环:“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地壳是多么的厚啊,希望是何等的缥缈!我渴望:渴望面前闪出一千条向阳坑道!我

5、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阅读诗歌,抓住这首诗的主要特点,选一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_示例一:诗歌运用拟物化的手法,借助青松幼苗、地下煤块等意象,叙写了“我”的人生轨迹,抒发了作者不甘于现状,为实现理想,将积极进取,热情奉献的思想感情。全诗主题鲜明,激情洋溢,气势磅礴。即使身处低谷,埋进地层,吞忍煎熬,“我”也要锤门而出,投身熔炉。诗中一次次的“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的反复呐喊,足以表现出赤子对母亲的殷殷报效之心和拳拳奉献之意,那一腔忠诚和热血,真可谓动人心弦,撼人心魄。_示例二:诗歌的遣词也很有特点,许多动词、形容词用得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值得品味,细

6、腻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蒙昧、旷世、痉挛、吞忍、灼灼、捶打、熊熊”等。另外,第一人称的口吻也显得亲切自然,能很好地感染读者同呼吸、共悲欢;尤其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得诗歌情意真切,气贯长虹,动人心弦,引人共鸣。_三、现代诗歌赏析。玷污的生命之源从前,清幽的小河,现在,已经干涠。腥臭,是她的低吼,黑色,是她的衣着;呻吟,是她哀怨的歌声,挣扎,是她痛苦的生活。不见了鱼虾与她做伴,只有伤心地孤独流过;也没有花草与她为邻,任凭躯体给眼泪包裹。人啊忘记了她的恩情!她被狠心地抛弃,抛弃在了污秽的角落。“是谁缔造的错”?“奈何要我来承担罪责”?小河低语着诉说。(诗歌有改动)阅读诗歌,抓住这首诗的主

7、要特点,选一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_示例:诗歌不仅立意好,思想感情也非常鲜明。作者借被污染小河的今昔变化与她伤心的诉说,对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对污染生命之源的人们发出了呐喊,进行了抨击。字里行间处处见泪,读后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幡然警醒。运用对比与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色彩鲜明,清新自然,寓意深远,对读者的感官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诗中既有深情的记叙和描写,也不乏鲜明的抒情和议论;作者选取的角度不同,运用的句式各异,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歌的语言凝练精美,韵味绵长,特别是遣词很有特点,如:表现小河的现状腥臭、黑色、呻吟、挣扎;表现小河的心情伤心、孤独、奈何;表现人心

8、理的变化先忘记、生狠心、终抛弃等,很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深深思索。_四、现代诗歌赏析。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阅读诗歌

9、,抓住这首诗的主要特点,选一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_示例:全诗两百余字,叙述了一个寻梦的过程:梦的美,寻梦的艰难,找到梦后的幸福感。重点放在了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上。由金色的贝之所在,到逢着金色的贝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的美丽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人生获得无价的珍宝之后的快乐与幸福。“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滚,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发斑斑”使人叹息。“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使人叹息,同时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_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丽的理

10、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着。_五、现代诗歌赏析。你梦幻的声音里流淌着四季你的声音是春天里温暖的太阳缕缕阳光洒落碧绿的草原和山岗给人心灵的安暖和向往你的声音是夏日的荷莲四溢的花香随夜风飘向远方那梦乡的人儿在安详的睡梦中悄悄露出甜美的笑容你的声音是秋天的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悠悠飘荡金黄的麦穗快乐的随风摇曳小路上那飘落的枫叶装点了秋的模样你的声音是冬日里片片飞舞的雪花在每个清晨和黄昏带给我遥远梦幻般的遐想让我懂得生活不只有苦涩还有醉人的诗和远方阅读诗歌,抓住这首诗的主要特点,选一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_示例一:诗歌中修辞手法运用巧妙。诗人首先将“你的声

11、音”先后比作“春天里温暖的太阳”“夏日的荷莲”“秋天的白云”“冬日里片片飞舞的雪花”这四个极具季节特色的景物,然后依次写出这些自然景物在四季中的作用与价值阳光散落大地,给人心灵的安暖和向往;荷莲花香飘进梦里,给人以安详和甜美;白云装点了秋日,衬托着快乐的心情;雪花飞舞于尘世,带来梦幻的遐想。由此显现出“你的声音”在岁月中带给“我”的温暖、甜美、快乐和陶醉,将“我”对“你”的感激、赞美之情娓娓道来;同时呼应了标题“你梦幻的声音里流淌着四季”。_示例二:诗中的词语运用得十分精当。作者先将“你的声音”进行了四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然后依据不同的喻体,选择了恰当的动词。是“阳光”于是“洒落”;是“荷莲”于是“飘向”;是“白云”于是“飘荡”,是“雪花”于是“飞舞”。这些动词,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四个意象在不同季节中的动态,也生动地展现出它们对于“我”的作用与意义。此外,诗中的一些形容词也独具特色。“碧绿、蔚蓝、金黄”这组暖色调的词语,展现出一幅幅明艳生动的画面,衬托出“我”欢快喜悦的心情;“安详、甜美、遥远、梦幻、醉人”等词语更是直抒胸臆,写出了“我”浸润在“你的声音”中的怡然与享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