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056775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看马戏教学反思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马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说话的规范、态度、习惯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有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并指导学生改正,学生在多次训练后就能注意自己语言的完整与明确。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对培养其语感也大有帮助。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指读与跟读。此阶段不宜操之过急,不必要求学生通篇朗读,可以在听录音读,老师带读的训练中重点读好一两句话,打好朗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通过教学,有收获,也有困惑。现在的学生入

2、学基础都不同,有的学生识字量多,有的还不识字,因此在初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学得轻松与吃力的问题。识字量多的学生对于课文中要学习的生字已学会了,学习中会出现自我满足,听讲不认真的现象。而那些没有识字基础的学生,对于一天一课生字的学习感到吃力,往往出现单个生字会认读,把生字放在句子或课文中就不会认读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这也是我想与同行多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看马戏教学反思一、过渡自然、润物无声本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过渡环节的处理比较自然,知识的渗透不留痕迹。比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并没有突然出示一

3、张生字卡片,而是注重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联系:在学习“马”的时候,就利用导入环节的图片“马儿”,将马的演变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无形中告诉了学生“马”是一个象形字;在学习“做”和“狗”的时候,我采取了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当中可以做些什么?”、“你家的小狗叫什么名字?”利用这些看似生活化的谈话,既能无形中学习了生字,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学习“是”“几”时,我也是将这两个子串在一句话中学习,并通过玩游戏“你来问,我来答”,让学生回答“1+1是几?”、“2+5是多少?” 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生字“是”、“几”,而且知道了“是几”就是“是多少”的意思,

4、达到了润物无声的目的。二、 指导朗读,重在点评这节课,我也极其关注学生的朗读。在学习小花狗的部分,为了让学生读出马戏的有趣,对小花狗的喜爱、佩服,我通过对比的方式,将马戏城的小花狗和生活中的小花狗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小花狗的厉害、了不起,并来夸一夸它,这样就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就比较容易。在朗读时,我主要采取指名读的方式,并且在每一个小朋友读完后,我马上进行了点评,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音、感情”等方面进行了点评,由于我重在点评,小朋友们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这样小朋友的朗读就显得比较有层次感。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本节课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小组合作。虽然小组合作

5、一般适合在高段展开,但我降低了小组合作的难度,从效果来看,小朋友是能够顺利完成的,虽然最后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在这一环节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基本做到了人人思考,人人表达。在小组汇报的环节,小朋友配合得也很顺利,可见,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也给了我一些思考:在课堂上,我们确实应该多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点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可能比老师的灌输更有效果。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些许不足之处。一、对孩子缺乏个别关注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比较分散,有几个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一直在做小动作,甚至有转前转后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但我考虑到课堂的

6、流畅性,并没有及时去纠正这些学生,所以这一节课虽然我的教学目标达成了,但这些个别学生却被我“放弃”了。我应该多关注这些孩子,通过点名表扬其他学生,或者提问的方式来及时提醒他们。其实,老师时刻的行为习惯的提醒,小朋友们才会有意识地去自我纠正。二、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不够细致总体来说,小组合作在低段应该也是可以运用的,但是细致来看,我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其实有点流于形式。虽然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并不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目的,也不能达到应该的学习目的。尤其是在“夸一夸”和“读一读”的环节,学生夸的内容有点简单,一般只会说到“小猴子真了不起!”、“小猴子真棒!”,并没有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到小猴子的厉害,读的时候就更没有读出来该有的语气了。所以,低年级小组合作的形式还需要再做思考,虽然这种形式能做到人人参与,但我觉得完全放手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完全没有训练过的情况下,教师的适时点拨还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