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056755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2课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神游物外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鲲鹏() 抟() 坳堂() 夭阏() 蜩() 蟪蛄() 斥() 蓬蒿() 泠然()恶乎() 舂粮()(2)给多音字注音邪 且 识2辨形组词 3词语释义坳堂:_莫之夭阏:_晦朔:_以久特闻:_神人无功:_圣人无名:_至人无己:_从容:_4名句填空野马也,尘埃也,_。_,其正色邪?风之积也不厚,_。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_,_;_,_。_,小年不及大年。故曰:至人无己,_,_。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北冥有鱼(通“_”,海)小知不及大知(通“_”,智慧)此小大之辩也(通“_”,区别)而征一国者(通“_”,能力)而御六气之辩

2、(通“_”,变化)(2)古今异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_今义:_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_今义:_小年不及大年古义:_今义:_众人匹之古义:_今义:_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_今义:_穷发之北古义:_今义:_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_今义:_神人无功古义:_今义:_(3)一词多义名御知辩(4)词类活用而后乃今将图南:_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彼于致福者:_德合一君:_而征一国者:_2虚词焉则3文言句式齐谐者,志怪者也:_此小大之辩也:_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_彼且奚适也: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翱翔蓬蒿之间:_之二虫又何知:_4翻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3、。译文:_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译文:_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文:_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_二、深层探究在最后一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谁是胜者?三、技法迁移文本回顾神游物外善用寓言故事来说理。文章第一部分用了鲲鹏、野马、尘埃、蜩和学鸠等物象,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文章第二部分大年的冥灵、大椿、彭祖等与小年的朝菌、蟪蛄相比较,说明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命,都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证明第一段的观点。技法点拨寓言说事讲理,形象大于思想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

4、过虚拟的故事来说明某种哲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的目的。篇幅大多比较简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寓言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庄子的散文善用寓言来说理,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学性。在先秦散文中,寓言是文学性的重要标志。庄子散文里的寓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寓言在文章中的密度大,许多文章基本上就是由几个虚构的故事组成的。如逍遥游基本上就是由寓言故事结撰成篇的;养生主的文章主体就由“庖丁解牛”“右师单足”“泽雉”和“秦失吊老聃”四个寓言组成;秋水中先后有七个寓言故事。可以说,寓言是庄子文章构成的基本材料。将哲学、政治等观点渗透到寓言故事之中,文章的观点与寓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庄子散文中的观点往

5、往要由寓言故事加以引申,所以寓言不可能从文章中抽离出来。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等文章中,一个个寓言故事就是一步步说理的独特形式。文章讲完了一个寓言故事,便说明了一个道理。形象大于思想,也就是作品中形象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内涵。庄子散文中的许多寓言蕴涵着前人丰富的经验,形象惊世骇俗,出人意料,往往带来更为丰富的积极意义,具有极高的价值。总之,庄子散文的寓言极富创造性和生命力。郭沫若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艺术家。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二,他的书中有无数的寓言故事,那文学价值是超过他的哲学价值的。”这是对庄子寓言的最

6、高评价。技法运用写一则寓言故事,来证明一种观点,不少于300字。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 6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冥(mn) 鲲鹏(kn) 坳堂(o) 抟扶摇(chun)B夭阏() 蜩鸠(tio) 决起(ju) 榆枋(fn)C舂粮(chn) 朝菌(cho) 蟪蛄(hu) 大椿(chn)D斥(yn) 蓬蒿(ho) 泠然(ln) 数数然(shu)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此小大之辩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D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者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

7、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而后乃今将图南C彼于致福者D而征一国者5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3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奚以知其然也。6翻译下列语句。(7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文:_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译文:_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4分)答:_8“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