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567508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13.3.3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典例剖析】 【例4】(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审题导图】,请写出你的立意:_ 答案(

2、示例):(1)任何人都有精神需求;物质上不可能完全平等,但精神上可以平等,甚至可以追求富有。 (2)社会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和谐,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技法归纳】 社会热点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 1.梳理材料内容。 2017年山东卷作文材料围绕“24小时书店”展开: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各色人等进店夜读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2.聚焦主要事件。 事件中的焦点往往是立意的触发点。如2017年山东卷作文材料中的焦点有:书店的做法独到之处在哪里?体现了什么精神?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甚至流浪者、拾荒者进店夜读体现了怎样的追求?综合考虑这两点,即可得到较好的立意。,3.确定写作主题。 以焦点为中

3、心,运用发散思维立意: (1)事件中人物观点或事件本身体现的价值联系社会、生活中相关联的问题或现象确定写作主题。 (2)材料中体现出来的命题者的思想倾向明确命题者考查意图确定写作主题。,【即学即练】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确定立意。(15分) 2015年10月7日,经过连续搜救,17名擅自进入广西来宾市自然保护区露营被困失联的驴友,成功获救。来宾市为此次营救,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严重的是营救中救援人员也面临巨大的危险。,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地政府呼吁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擅自行动。有网友认为,驴友是公民,作为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服务,不应为救援买单;又有网友说“

4、人生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选好角度,写出自己的立意。,立意:_ _,【解析】首先,认真审读材料,梳理材料内容。材料中就具体事件呈现了三种观点: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擅自行动;驴友是公民,作为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服务,不应为救援买单;“人生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为驴友的行为点赞。,其次,聚焦事件,确定立意。根据此则材料内容,可以谈权利和责任,谈自由与法制,批判驴友的任性行为等,但绝不能做不加思辨的“传声筒”,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比如有学生就大赞特赞驴友的行为。 答案(示例):自由与规则、冒险要有度等。,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确定立意。(15

5、分) 美国不少高校留学生习惯在宿舍门上张贴写有自己名字的门牌,以便于交流沟通。但前些日子,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宿舍门上写有自己中文名字拼音的门牌被撕毁,而中国留学生只写有英文名字的门牌才安然无恙。,有人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件;有人认为,中文名字对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还有人认为,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还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选好角度,写出自己的立意。 立意:_,【解析】这一材料的审题立意应该着眼于三个明确的任务指令。当然,第四个“有人认为”后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提示考生,列举未尽,只要合理,也在范围之内。,第一个任务驱动指令为“这是一起种族歧视事 件”,这个观点切入了“撕门牌”事件的实质,面对 种族歧视,我们应该确定立意为摒弃歧视,消灭歧 视,拒绝歧视;第二个任务驱动指令为“中文名字对 外国人来说的确不好发音,不便于交流”,这是文化 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从,对方的角度而言,应该尊重文化的差异,包容异域文化;第三个任务驱动指令为“每个中文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不能放弃”,这个观点也是批驳第二个观点的理由之一,它站在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高度上谈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弘扬中华文化之美,答案(示例):文化自信、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如何对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入乡随俗、求同存异、有容乃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