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56509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三次全会、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编制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推进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产业发展路线图。一、规划依据本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规划依据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四川省委“三大战略、两个跨越”总体部署、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和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2、“三次创业”“一三四五七”总体发展战略。二、规划背景本规划对象是2013年10月16日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会议确定的“三次创业”的“4+1”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服务业)和“7+2”产业重点领域(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产业和金融、商务服务业)。(一)产业基础成都高新区已初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了宜业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2012年,实现产业增加值878.9亿元,同比增长23.2%;财政总收入251.2亿元,增长15.9%;完成工业总产值2230亿元,率先成为全省首

3、个“两千亿工业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突破。已聚集规上工业企业87家,2012年实现产值1924.5亿元,上缴税收17.66亿元。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是中西部新一代通信技术企业聚集度最高、产业活力最强的区域;电子核心基础产业以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为代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是我国重要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基地;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聚集企业近1000家,全球软件20强中有13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已入驻高新区。生物产业质量较好。已聚集规上工业企业38家,2012年实现产值6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9%。生物医药产业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全过

4、程新药研发体系和医药外包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拥有国家生物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渐显。已聚集规上工业企业49家,2012年实现产值36.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以航空装备产业为主,培育出海特等上市企业,聚集了一批重点企业,形成航空电子、航空维修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特色。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较弱。已聚集规上工业企业12家,2012年实现产值2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以先进环保产业为主,聚集了深蓝环保、中自尾气等一批重点企业,规划建设了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生产服务业势头良好。金融业发展前景广阔,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300余家,2

5、012年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实现税收2.6亿元;商务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 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实现税收2.23亿元。聚集了GE、飞利浦、中国石油等区域总部企业,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已成为国际高端会议首选地之一。(二)发展机遇1、十八届三中全会为高新区产业发展释放新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构建起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的体制机制;政府从资源直接配置中渐次解脱,市场因子将充分放大各类要素的杠杆效应;民营经济将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国家大力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为高新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全球产业态势嬗变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从

6、产业形态看,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大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主要国家及城市间竞争格局。从产业格局看,全球的工业中心与生产服务业中心逐渐趋向一体。从产业方向看,基于“云物移大智”的技术变革开启了技术产业化的机遇之门。3、国内产业格局快速演进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拓宽新空间从国家产业战略看,高新区面临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释放的巨大市场潜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超过26万亿。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4、省市产业战略稳步推进为高新区产业发展创造新条件四川省和成都市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抓住有利

7、时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总体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复杂局面和更高要求,必须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科学建构新时期产业发展总方向、总原则和总目标,为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定下基调和明确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三次创业”总体战略部署,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方向,以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为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拉动全域成都的强大引擎、辐射西部的经济高地、世界一流

8、的高科技园区。(二)基本原则1、创新示范,领先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改革试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实现经济的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强化示范引领和极核作用;加速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速度中西部领先,体制机制创新全国领先。2、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互生共长、双轮并驱的现代产业格局;坚持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实现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3、着力跨越,集群发展。引培结合,龙头带动,从产业链拓展到产业集

9、群打造;从政府引导、立足区域、集约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向需求导向、面向国内外、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向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跨越。4、全面开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省市发动机和增长极作用,突破空间资源约束和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圈层融合和区域合作,保持领先发展、首位发展和带动发展;对标国际先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瞄准全球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打造世界级园区、产业、企业、产品和模式。(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10、。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税收超过500亿元。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体系和企业结构显著优化。到2020年,基本形成1个5000亿级、1个2000亿级、3个1000亿级、1个500亿级和3个100亿级产业集群,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力争培育1个千亿级、4个百亿级、7个五十亿级、50个十亿级、200个亿级企业,企业结构显著优化。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显著增强。到2020年,R&D占GDP比重8%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000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0

11、项以上,制定国际标准20个、国家标准400个以上,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5000人以上,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建成一批世界水平的研发基地,形成一批全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专利和标准,不断产生适应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新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新特色的良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国际竞争力和引领示范作用显著跃升。到2020年,聚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培育国际知名品牌10个以上,产业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区域极核作用和示范引领地位进一步突

12、出,对区域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和产城融合水平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比2012年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比2012年减少10%,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四、发展重点全力构建高新区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争当全市工业差异化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4+1”主导产业,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位快进”,继续担当产业转型升级“火车头”;生物产业“量质并举”,快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

13、主力军”;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奋力腾飞”,自觉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亮点”;生产服务业“创新发展”,坚定形成产业转型升级“增长极”。全力突破“7+2”产业重点领域,力争打造一个5000亿级、一个2000亿级、三个1000亿级、一个500亿级和三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培育两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五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产业。(一)“4+1”主导产业根据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结合高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按照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3年),确定高新区“三次创业”主导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14、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服务业。(二)“7+2”产业重点领域根据高新区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在主导产业细分领域中选择“三次创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为: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产业和金融、商务服务业。(三)打造一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将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打造为5000亿级产业集群,到2020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培育1000亿级企业1家,100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2家。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硬件产品、光通信产业。突出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的产值带动势能,打造全球知名的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产业基地;提升光通

15、信设备的产业层位,扩大信息安全硬件产值规模;加快人才、物流、研发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形成功能集聚、链条支撑、生态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重在巩固存量、寻求增量。进一步巩固IPAD、PC制造存量基础;重点突破智能手机制造;支持多核技术、多点触控、多传感器和增强现实应用;鼓励体感、可穿戴、车载智能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信息安全硬件重在壮大规模、提升层位。进一步强化高性能防火墙、高性能统一威胁管理系统(UTM)、入侵检测系统(IDS)、高性能入侵防御系统(IPS)优势基础;重点突破面向移动互联网的WEB应用防火墙产品、抗拒绝服务攻击产品、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积极发展面向大数据、移动互

16、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加密、认证、防火墙、统一安全管理产品。光通信产业重在提升层位、塑造品牌。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上游光预制棒等关键原材料的本地生产能力,占领价值链高端;重点发展FTTx用G.657光纤、宽带长途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用G.656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掺稀土光纤、激光能量传输光纤和新型光纤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力发展光子系统、光集成器件和光无源器件;前瞻布局100G多模光纤、传感光纤等前沿领域。(四)打造一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将电子核心基础产业打造为2000亿级产业集群,到2020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培育100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2家。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新型元器件。“加粗”、“拉长”集成电路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西部极核地位;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层位,扩大新型元器件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