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056230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山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A. 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B. 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C. 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D. 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

2、要,后者符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A项正确;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片面理解材料,故B项错误;材料“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不等于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某官是主要的做官途径,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需要的是能够对国家增强实力的学说,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德理论,故不能体现用人的无理性,故D项错误。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 因材施教的原则B. 有教无类的思想C. 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 循循善诱的说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说明孔子不在意弟子的出身,因此体现出的是一种有教

3、无类的教育主张;A因材施教的原则和D循循善诱的说教材料中体现不出来;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这一说法错误,故选B项考点:孔子的教育思想点评: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有: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实事求是;学习方法:反复温习; 学思结合; 坚持真理;等等3.春秋战国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相爱,交相利”人贵贱有“序”A. B. C. D. 【答案】C【解析】和谐社会需要“仁义”,更需要平等,因此备选项中“绝仁弃义”和贵贱

4、有序不符合要求,要排除。4. 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A. 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B. 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C. 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D.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意在强调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的,体现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变化反映了外儒内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淡化而非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未反映家庭关

5、系的不断紧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通过法律强化了而非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法家思想5.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A.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 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诗经和楚辞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本上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

6、的差异造成的。北方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们会去考虑一些爱情、婚姻或者徭役、风俗方面的事情;南方经济较落后,人们生活也较为原始,所以会有更多的巫术、自然崇拜。故D项正确。根据题干,诗经和楚辞表现的社会内容十分多样,并未集中于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北方社会政治情况,动荡之说无从得到。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经济重心完成转移之前,总体上来讲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南方的更高。故C项错误。6.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

7、义是A. 坚守正道B. 不偏不倚C. 以和为贵D. 偏听偏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者,天下之正道”可知,中庸是指坚守正道,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符合,故排除CD两项。7.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A. 佛教的因果循环B. 儒家的天人感应C. 道家的无为而治D. 法家的严刑峻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窦娥受冤而天降大雪,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理论,故B项正确;窦娥冤并没有体现因果循环,排除A项;窦娥受

8、冤而天降大雪与道家无为无关,也没有体现法家的理论,故排除CD两项。8.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 工商皆本B. 重农抑商C. 经世致用D. 民主科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体现的是经世致用的主张,C项正确;工商皆本强调的是经济方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重农抑商不是明末清初的思想成果,排除B项;明末清初没有民主思想,排除D项。9.吴鑫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

9、是A. 人物画B. 花鸟画C. 文人画D. 山水画【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画又称“国画”,按其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A项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题;B项花鸟画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D项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10.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 郭嵩焘

10、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可知,郭嵩焘对西方的认识及其主张都超越了当时国人的认识水平,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故A项正确;郭嵩焘只是主张扩大留学的范围,并没有体现他对西方体制的推崇,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李鸿章的态度,故C项错误;清廷的对外政策并没有发生改变,D项排除。1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 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C

11、. 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D. 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败,标志着中国洋务运动失败,学习西方器物的救国之路失败,因此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制度的优越性,故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故B项正确;民众的反侵略斗争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C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并没有开展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排除D项。12.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A.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维护传统

12、思想及制度的需要C. 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D. 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只能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当然也就不能挣脱传统了,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难以挣脱传统13.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A. 专制政治导

13、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 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C. 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 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材料中不仅看到了专制政治的影响,还看到了人的因素,故 A 项排除;“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的表述有误,阻碍中国民主化发展的因素是中国的专制政治,故 B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矛盾问题,故 C 项排除;梁启超强调我国的最大问题是“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即无公民意识,“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所以面对中国近代沦亡之时,民众不关心此事,可见民族意识缺失,故 D 项正确。1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探索B. 抗争C. 屈辱D.

14、复兴【答案】A【解析】【详解】海国图志为魏源所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孔子改制考是维新变法康有为为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所著,强调托古改制;民报是同盟会刊物,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因此,图中所示著作或刊物都是近代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人士为救亡图存、改造中国而进行的探索。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加剧救国思想的成熟民族意识的觉醒共和观念的普及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

15、学可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都是在民族危机之下产生的,都体现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故正确,答案为B项;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并不能说明救国思想已经成熟了,故错误;共和观念只与革命救国思潮有关,与其它的思潮并没有关系,故错误;因此排除ACD三项。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交织,中国人学习西方为为了寻找反封建反侵略的武器,故答案为C项。A项只看到了否定封建制度的一面,没有看到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面,排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需要向西方学习,B项逻辑关系错误,排除;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