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055893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教学反思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大竖琴教学反思1、由于要在短短的35分钟里即要学生掌握生字新词,学习课文,又要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注重抓住每个生字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教学。有些生字注重读音,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以及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来读准字音;有些生字注重字形,通过让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来强化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有些生字注重它的义,让学生通过读句子、找好朋友,来理解词义、积累词汇;2、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字词教学中,我利用一年级学生有好表现的天性,用小老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老师”的活动,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每次“小老师”一上台,其他小朋友的情绪会异常高

2、涨,注意力也分外集中。“小老师”教得认真负责:“跟我读”,“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我要提醒大家”。“小老师”一招一式还真像模像样,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效率。当然“小老师”并不局限于几个人,人人都有机会当。通过当“小老师”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在字词巩固阶段安排了学生最喜欢的竞赛游戏:读词语比赛、猜字游戏,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直观为主这一阶段,媒体的运用不容忽视。因为大竖琴不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大部分的学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又如何将竖琴与大桥联系起来,又怎能体会到上海在前进?对于这个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认识大竖

3、琴,并亲耳聆听大竖琴演奏的乐曲,然后通过图片比较让学生发现大竖琴和南浦、杨浦大桥的相似之处,最后通过句子的朗读进一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字词。注重课外的拓展,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上海的面貌在不断的改变,不断地进步,上海也在越变越美。4、不但重视课堂里的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外利用手中的笔写出、画出上海的未来,进行交流。对于这个课外作业,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完成的质量也比较高。既拓展了思维,又提高了能力。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大竖琴教后反思本课是一首反映上海城市建设新貌的儿歌,儿歌中形象地将黄浦江两座大桥比作两架大竖琴,通过这

4、两架大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前进的步伐,激发起学生对家乡 -上海的热爱之情。本课的重点为生字学习和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难点是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说话练习,说说上海的新面貌。我首先通过音乐、图片引入,激发兴趣。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出现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的图片,通过看图感受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竖琴的相似之处。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多媒体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学带拼音的生字,读去拼音的生字。低年级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识字和读书。以识字为重点就意味着要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字词教学上。所以在大竖琴一课教学中我采用“你说我猜”的识字方法,进行 “脑力大比拼”。同学们纷纷根据生字的音、形、意方面的特点思索起谜面来。尽管是

5、一年级的孩子,但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的的意识,体现 “读书贵在自悟”。因此,课刚开始,让学生听课文配乐录音时,就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课文中的大竖琴指的是什么?接着,通过让学生自由读、分句读、个别读、齐读、老师引读、小组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积累文本语言的同时,在读中进一步感受内容,使学生都理解了课文中的大竖琴是指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为拓展训练打好基础。在学习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训练:先出示课文中的例句:黄浦江上两架琴。问:什么琴?答:大竖琴。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配合读一读,先了解句式的特点。第二句练习是模仿课文例句的,要求学生看图说答句:黄浦江上有大桥。问:什么桥?答:

6、。学生看着图片,马上能回答。有的说:“杨浦大桥。”有的说;“南浦大桥。”也有学生说:“卢浦大桥。”由于前面有铺垫,因此,学生能顺利完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发挥练习说话的时间较少。我想如果安排学生自由训练的时间再稍加宽裕,那么学生的思路可能会更宽,可能会有更多的学生各抒己见。不过,我也发现班内也有部分学生见识很少,连上海的豫园、博物馆也没有去过。所以,要求他们练习说话就是看着图片也不认识字,有些难度。不过,通过这一说话训练,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上海在前进,上海在发展,解决了课文难点。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大竖琴反思大竖琴一课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看拼音读课文识字”这一

7、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读短文识字”训练重点为生字学习和词语积累,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本文是一首反映上海城市建设新貌的儿歌。儿歌中形象地将黄浦江上两座大桥比作两架大竖琴。通过这两架大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前进的步伐,激发起学生对家乡-上海的热爱之情。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如何识记生字这一部分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识记汉字。但是,我觉得在本堂课上,读得还不够,特别是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学生在做一问一答的时候完成的不是很好。例如:“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这句话是本课的关键句子,要求让学生通过理解为什么说我的家乡在前进,从而了解我们上海的飞速发展,激发起学生自然而然的热爱之情。我在上课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倾听马路上车来车往的热闹声,从而让学生感受上海的飞速发展。但是,缺少朗读上的指导,因此学生在这一方面理解的不是很透彻,继而在介绍上海的其他一些著名的建筑物时,学生的感受也不是很深刻。因此,我觉得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的指导上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年龄有限,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只能通过不断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会。这就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