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55613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7 小题,化学:16 小题,每题 1 分,712 小题,每题 2 分;生物:1322 小题,每题 1 分;地方课程:2327 小题,每题 1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石油 C钢 D冰水混合物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磷矿粉 B硫酸钾 C尿素 D硝酸铵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 FeO B2 个氢分子 2HC镁离子 Mg+2 D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H3 中 N 为+34下列有关二氧化

2、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5硒被誉为“抗癌大王” 。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 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g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合理的是选项:A 事实 :水能灭火 解释: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B 事实 :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 解释: 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选项:C 事实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解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选项:D 事实 :6 m3 的氧气加压可装入 0.04m3 的钢瓶中 解释:氧分子的体积变小7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

3、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8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C氧气与臭氧的性质相同D氧气转化为臭氧是物理变化9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30时,分别将 30g 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 20,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4、比为 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 10时的饱和溶液,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0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 在低温下转化为 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11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的步骤进

5、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 水=1g/cm3)D乙实验中,若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2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化学:2833 小题,除注明外,每空 1 分;生物:3436 小题,每空 1 分;地方课程:3739 小题,每空 1 分;共 52 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位置。 )来源:Z#xx#k.Com 2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米饭、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 。(2)日常生活中鉴别棉纤维与涤纶,可用_ _的方法。(3)天然气是

6、家用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 。(4)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 。醋酸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9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30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 NaOH 溶液

7、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_。(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_。(3) “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将 CaO 加入到 x 溶液中,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反应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选择仪器后,连接装置并检查。(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填仪器名称)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

8、方程式为_。3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和 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 CaCl2;猜想三:。【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

9、量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apH 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33 (5 分)将 6.8 g 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 50.0 g 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10、为 56.6 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2013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50 分) 评分说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方程式没配平均不给分;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遗漏不扣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1-6 小题,每题 1 分,7-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1、 D 2、A 3、D 4、A 5、B 6、C7、 D 8、B 9、B 10、C 11、C 12、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28-33 小题,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32 分)28 ( 5 分) (1)糖类(或淀粉) (2)燃烧

11、闻气味(或燃烧)(3)CH4 (4 )3 1:829 ( 5 分) (1)延展性 (2 ) 4Al+3O2=2Al2O3(3)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答成溶液中现象变化,不给分)Cu+2AgNO3=Cu(NO3)2+2Ag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答成结论如: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不给分)30 ( 4 分) (1)过滤 (2)CaO(或氧化钙)(3)CO2+2NaOH=Na2CO3+H2O(4)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31 ( 5 分)(1)CaCO3+2HCl CaCl2+H2O+CO2 装置的气密性(2)酒精灯 2KMnO4 K2MnO4 + MnO2 + O232 ( 8 分)Ca(OH)2+2HCl=CaCl2+2H2O可能是 CaCl2 和 HCl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只答出一种现象不给分) 反应物的用量 a c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石灰石(或 CaCO3)33 ( 5 分)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 =6.8g+50.0g56.6g=0.2g (1 分)(2)设锌粒中含锌的质量为 。Zn + H2SO4 = ZnSO4 + H2(1 分)65 2X 0.2g (1 分)解得 x=6.5g (1 分)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 =95.6%(1 分)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