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055612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秋天的怀念 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真爱无言,大爱无疆。走进第四单元,让我们一次次感受着爱的沐浴。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怀念母亲的散文。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作者借助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抓住几件平常的小事,以简淡而又厚重、朴实而丰美的语言,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 “母爱”的内涵、 “爱母”的思绪,在秋天的回忆中感动感悟着。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百般抚慰;第二部分写母亲在准备带“我”去看菊花时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第三部分写“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去世前没有说完的话。文章用大量

2、笔墨写母亲对“我”的关爱。当“我”发脾气时,母亲总是“悄悄地躲出去”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过来”的动作,还有那小心委婉的话语,像春风一样抚慰着“我”受伤的心灵,尤其母亲那含泪帯血的话语:“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更是凄楚动人。接着,作者又详细描述了母亲准备带“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情景。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被描写的细腻生动、真切感人。一个一心为孩子,坚毅刚强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为了增强文章的感人力量,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 “我”的绝望和母亲的坚强多重对比,不仅使母亲的形象更加无私、坚强、伟大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

3、及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体会伟大的母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2.教育学生要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1重点: 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 2难点:品读细节描写的词句,感悟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深厚。【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情感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聊聊有关秋天的

4、话题。首先,请问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秋天,你会用哪种颜色?(金色,丰收的喜悦;红色,热烈而深沉;灰色,淡淡的哀愁)欣赏关于秋天的图片。教师总结:同样的秋天,但给我们的感受却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文章也是和秋天有关,看看今天史铁生给我们带来的秋天是怎样的色彩?二、整体感知现在跟随老师的朗读,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品品课文中文字的味道。在听读中,请同学们注意这几个问题。出示课件: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三、自读感悟1初读课文,把课文中你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并做简要批注。2.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瘫”与“痪” ,由字至词,将“瘫痪”与史铁生内心

5、的痛苦联系起来。学习生字“憔”与“悴” ,由字至词,将“憔悴”与母亲内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与工具性相统一,在识记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为此,教学中设计的生字学习、初读感悟、理清脉络、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写批注。这个独立思考过程,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体会文字中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紧扣“情”字,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领悟。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出母亲的无奈和心痛。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心的痛苦联系起来。 “憔悴”的母亲面对“瘫痪”

6、的儿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 四、品读赏析 简介作者史铁生。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史铁生是高位截瘫,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状况如何?(暴怒无常)21 岁,风华正茂,拥有太多瑰丽的梦想,然而命运竟是如此的残酷。此时作者也觉得“活得没劲” 。独自坐在屋里,看者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此时的“我”会怎样呢? 把读后的感受记在书的旁边学生交流。“我”就像落叶,生命的存在也显得毫无意义了。所以,此时的秋天在作者心中该是怎样的颜色了?(灰色)面对此时这样一个暴怒无常而又心灰意冷的儿子,母亲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有关

7、描写母亲的句子。从这些语句中你认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看花 (2)悄悄地躲出去、悄悄地进来、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出去 (3)扑、抓、忍 (4)母亲生病的状况描写 教师总结:其实母亲生活得很苦,儿子的病已经让他苦不堪言,自己身上的重病让她苦上加苦。然而母亲依然苦口婆心地劝导儿子。母亲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究竟想要告诉儿子什么呢?(小组共同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同学们讲得很多,都比母亲的话要精彩、动听,但母亲只有“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 ,在这里所有的语言都化作了最简单、最朴实的一句“好好儿活” 。那么作者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活?我们来一起来品品其中法,畅谈

8、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忠实的听众,并要注意适当点拨。“情”与境结合,体会课文中抒发的情感,走入课文,徜徉其中,充分感悟母与子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尝试体会他们当时的心境。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描写菊花的句子。结合这句话,我们讨论讨论。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我们懂了,文中的兄妹也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现在回过头来看此时的我再次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又会怎样想或怎样做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秋天在作者眼里已经变成了七彩色了。我们也明白了作者在秋天怀念的道理,他就是想借秋天告诉母亲,我已经能笑对人生了

9、。第二课时一、共同交流合作 史铁生为什么特别怀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的那段经历在他的一生中又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呢?我们在深入品读文本学习。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又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3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二、品读文本,感受形

10、象。1.结合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样的儿子,怎样的母亲?2品读课文通过“暴怒无常” “砸” “摔” “捶”等体会史铁生的痛苦与绝望;指导朗读,体会史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深刻领悟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获得有益启迪。通过阅读文章,学习作者面对苦难时的勇气和乐观,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小组进行整理要点,体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汇总材料时不仅要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还应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更深入谈谈突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分组叙述要点,同时还要提倡各抒己见。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和关键词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避免漫无边际的空泛议论。铁生的内心。3.品读关于

11、母亲的描写,从“躲” “忍” “挡”等细节描写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指导朗读,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平凡、坚强、宽容和无私。三、升华情感,感悟人生。1.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引发学生对“好好儿活”的思考。2.“好好儿活”是怎样的活?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3. 引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组委会”为史铁生撰写的颁奖词,深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配乐阅读史铁生其他作品中的文字再次领略母爱的伟大之处,作者的怀念之情。 (合欢树 、 有关庙的回忆 、 我与地坛 )总结:我们要像史铁生那样去敬爱自己的母亲,但我们不能像他那

12、样为不能孝敬母亲而遗憾终生。因此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树欲静也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希望我们抓紧父母健在的光阴,及时尽孝。板书设计18. 秋天的怀念 板书:我 母亲暴怒安慰思念去逝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在有生之年爱我们的母亲吧,这才是美的开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母子之情。并由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受到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教育。课后检测题第一课时检测题 一、请选择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打“” ,把错误的音节改在后面括号里。tn hun sh1偏 瘫 瘫 痪 侍 弄 ( )chu s qio cu2捶 打 整 宿 憔 悴 ( )shn wn ju3.仿 膳 豌 豆 诀 别 ( )二、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是怎样关心我的?从哪里体现出来?(四件小事)1 “我”发脾气时, ( )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 ( ) 。3母亲央求“我” ( ) 。4母亲的临终( ) 。第二课时检测题一、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瘫涣( ) 翻来覆去( ) 决别( ) 憔粹 ( ) 喜出往外( ) 暴燥无常( )二、用简单的话说一说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